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基于课程群的系列微课分析与设计——以信息类多媒体课程群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26 03:25

  本文关键词:基于课程群的系列微课分析与设计——以信息类多媒体课程群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课程群 系列微课 多媒体


【摘要】:课程群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提倡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其综合性强、整体性高,能够较大幅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水平,在工科高等教育中效果尤其显著。信息类课程群,就是把信息类专业具有相关性或一定目的的不同课程编排到一起,组成一个"群",从而能够方便地系统安排学习和教授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群建设也应该引入新的方式,实现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以及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习惯。以课程群为基础,构建系列微课,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温故知新。
【作者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信息工程学部;
【关键词】课程群 系列微课 多媒体
【基金】:湖北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499)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2014A080) 2015年湖北省教育教研项目(2014499)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重点教研项目(2014CYZDJY003) 湖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13235002)
【分类号】:G434;TP317.4-4
【正文快照】: 1微课特点及应用微课近年来发展迅速,它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是一个较好的教学载体,成为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微课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其特点:短、小、精、悍。所谓短,指的是微课的教学过程短,视频时长短,一般以5-10分钟为佳,这是视频教学的特点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绘绘;高校网络课程群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金钟;于茂春;;我国网络课程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53期

2 赵慧臣;;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研究:促进跨课程的网络学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涛;;精品课程群建设模式及优化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年01期

2 周立元;;基于资源的开放式网络课程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4期

3 王嘉才,杨式毅,霍雅玲,于倩;课群及其质量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S1期

4 赵青松;梁敬东;;管理类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课程群探讨和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02期

5 罗鸿斌;;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现状与思考[J];甘肃科技;2008年18期

6 陈再焕;网络学习资源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08期

7 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3期

8 郭必裕;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7期

9 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3期

10 丁志斌;李茂莉;;英语专业网络课程群资源建设模式与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名卓;网络课程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彭杨金;网络课程现存问题的探究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刚华;论高等教育的课程建设[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薛红霞;后现代高校课程群建设的原则[D];苏州大学;2005年

4 何文静;网络课程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熊芳;基于博客的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课程群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天祥;;数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群建设实践研究[J];教育探索;2008年04期

2 黄玉昌;;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徐凤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J];德州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徐凤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基础平台课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以德州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01期

5 吴开亮;关于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探讨[J];江苏高教;1999年06期

6 马昌谱;;高校课程群建设研究文献综述[J];青年文学家;2014年09期

7 陆为群;;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原则和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11期

8 王建萍;;基于Pro/ENGINEER软件的课程群建设实践与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13期

9 刘云秀;李悦;;“信息处理”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10 彭佳红;彭佳文;拜战胜;;农科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邵红红;戴起勋;;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群建设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叶望;;论工科高校课程群建设的评估要点[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3 曹丹华;吴裕斌;武树斌;李经平;;基于课程群的光电专业学生主动实践精神培养[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叶望;;论工科高校课程群建设的评估要点[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徐守志;蒋廷耀;杨小梅;;精品课程中的课程群建设——信息安全课程群的建设构想[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华;广州体育学院探讨教学改革[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绘绘;高校网络课程群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2 张笑盈;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课程群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周盛;Web Service在课程群系统中的构建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4 石艳茹;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群构建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5 熊芳;基于博客的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课程群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07年

6 肖必成;计算机核心课程群综合教学平台的硬件设计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39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739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5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