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自我概念、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自我概念、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正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发展,随之引发的初中生网络成瘾问题也越发严重。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发育阶段,心理状态不够成熟和稳定,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易冲动。同时,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辨别能力较差。因此,初中生这一部分特殊群体更容易沉迷网络。所以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引导学生合理上网。本研究选取初中生作为被试,对初中生自我概念、孤独感和网络成瘾三者之间的特点和关系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挖掘出影响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使学生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同时,也为预防和干预初中生网络成瘾问题提供新的理论视角。本研究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邹泓修订的青少年孤独感问卷和美国匹兹堡大学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量表(IAT),在石家庄的河北师大附中,唐山第四、第九中学,沙河市第二中学发放问卷1031份,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探求初中生自我概念、孤独感和网络成瘾三者之间的特点和关系。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初中生的网络成瘾的特点:(1)初中生的网络成瘾问题比较严重;(2)初中生的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父亲学历差异。2.初中生自我概念特点:(1)总体达到了较高水平,各维度得分的由高到低的顺序如下: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社会自我、道德伦理自我、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批评;(2)在性别、年级、独生与非独生、单亲与非单亲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差异具体表现在道德伦理自我、自我批评、自我认同上。年级差异具体表现在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批评、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和自我总分上。独生与非独生差异具体表现在道德伦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满意以及总分上。独生与非独生差异具体表现在道德伦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满意以及总分上。单亲与非单亲差异表现在自我认同上。3.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初中生在自我概念各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在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批评、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以及自我总分上。4.初中生孤独感的特点:(1)总体达到一定水平,各维度得分的由高到低顺序如下:社交能力知觉、纯孤独感、同伴关系评价、社交需要未满足感;(2)在性别、年级、地域、单亲与非单亲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别差异表现在同伴关系评价上。年级差异具体表现在纯孤独感和同伴关系评价上。地域差异具体表现在纯孤独感、社交需要未满足感和总分上。5.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初中生在孤独感各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在纯孤独感、社交能力知觉、同伴关系评价、社交需要未满足感以及孤独感总分上。6.初中生自我概念与网络成瘾、自我概念与孤独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7.初中生自我概念对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我概念对孤独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孤独感对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8.自我概念通过孤独感影响网络成瘾,孤独感在自我概念与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 自我概念 孤独感 网络成瘾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4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2
- 1 文献综述12-20
- 1.1 网络成瘾的研究综述12-16
- 1.1.1 网络成瘾的内涵12
- 1.1.2 网络成瘾的分类12-13
- 1.1.3 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13-15
- 1.1.4 网络成瘾的理论模型15-16
- 1.1.5 网络成瘾的测量16
- 1.2 自我概念的研究综述16-17
- 1.2.1 自我概念的内涵16-17
- 1.2.2 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17
- 1.2.3 自我概念的测量17
- 1.3 孤独感的研究综述17-18
- 1.3.1 孤独感的内涵17-18
- 1.3.2 孤独感的测量18
- 1.4 自我概念、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18-20
- 1.4.1 关于自我概念与孤独感的关系18-19
- 1.4.2 关于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19
- 1.4.3 关于自我概念与网络成瘾的关系19-20
- 2 问题提出20-22
- 2.1 问题提出20-21
- 2.2 研究目的21
- 2.3 研究意义21
- 2.4 研究假设21-22
- 3 研究方法22-26
- 3.1 研究对象22-23
- 3.2 研究工具23
- 3.2.1 自我概念量表(TSCS)23
- 3.2.2 中学生孤独感量表23
- 3.2.3 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23
- 3.3 研究程序23-24
- 3.4 数据统计分析24-26
- 4 研究结果26-49
- 4.1 初中生网络成瘾的研究26-28
- 4.1.1 关于初中生网络成瘾的总体情况描述26
- 4.1.2 关于初中生网络成瘾的人口学变量差异26-28
- 4.2 初中生自我概念的研究28-31
- 4.2.1 关于初中生自我概念的总体情况描述28
- 4.2.2 关于初中生自我概念的人口学变量差异28-31
- 4.2.3 关于初中生自我概念在成瘾与非成瘾者上的差异31
- 4.3 初中生孤独感的研究31-34
- 4.3.1 关于初中生孤独感的总体情况描述31-32
- 4.3.2 关于初中生孤独感的人口学变量差异32-34
- 4.3.3 关于初中生孤独感在成瘾与非成瘾者上的差异比较34
- 4.4 初中生自我概念、孤独感和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34-36
- 4.4.1 关于初中生自我概念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34-35
- 4.4.2 关于初中生自我概念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35
- 4.4.3 关于初中生孤独感的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35-36
- 4.5 初中生自我概念、孤独感和网络成瘾的回归分析36-39
- 4.5.1 关于初中生自我概念对网络成瘾的回归研究36
- 4.5.2 关于初中生自我概念对孤独感的回归研究36-39
- 4.5.3 关于初中生孤独感对网络成瘾的回归研究39
- 4.6 初中生孤独感在自我概念和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39-49
- 4.6.1 孤独感在自我概念与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40-41
- 4.6.2 孤独感各因子在自我概念和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41-49
- 5 分析与讨论49-59
- 5.1 关于初中生自我概念、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基本状况研究49-54
- 5.1.1 初中生网络成瘾的现状49-50
- 5.1.2 初中生自我概念的现状50-52
- 5.1.3 初中生孤独感的现状52-54
- 5.2 初中生自我概念、孤独感和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54-56
- 5.2.1 初中生自我概念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54-55
- 5.2.2 初中生自我概念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55
- 5.2.3 初中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55-56
- 5.3 初中生自我概念、孤独感和网络成瘾的回归56-57
- 5.3.1 初中生自我概念对网络成瘾的回归56
- 5.3.2 初中生自我概念对孤独感的回归56
- 5.3.3 初中生孤独感对网络成瘾的回归56-57
- 5.4 初中生孤独感在自我概念和网络成瘾的中介效应检验57
- 5.5 本研究的不足57-58
- 5.6 对策58-59
- 6 结论59-61
- 参考文献61-67
- 附录67-73
- 致谢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丹;;儿童的孤独感与自我意识的关系[J];成功(教育);2009年10期
2 李晓东,张婕;论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张志松;尹国兴;;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探讨[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吴素梅,施玉滨,唐月芬;初中生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及培养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02年04期
5 姚应水,高尘,金岳龙,王珥梅,叶冬青;医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现况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06期
6 王立皓,童辉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7 孔鑫;徐勇;葛玲;;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相关回归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9期
8 陶琴梯,杨宏飞;高中生的自我概念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教育科学;2002年06期
9 郗浩丽,王国芳;青春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0期
10 张勤;;中日儿童孤独感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莎莎;王小运;;网络活动与大学生抑郁心理及孤独感的相关性[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牟苏;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2 谢华;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状况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67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767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