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9-09 04:15

  本文关键词: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微课 翻转课堂 教学设计


【摘要】:"微课"是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其与翻转课堂教学特色需求相符合,因此将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进行教学设计必将能发挥其重要作用。通过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应用原则和应用策略进行研究,提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要遵照"精美、简洁、具体、生动"四大原则,并按照翻转课堂教学阶段划分,课前学习型微课要强调悬念、趣味和精炼,课堂讲解型微课要强调概括、判断、梳理和反复训练,从而得出在不同的课堂教学阶段采取不同的微课应用策略的结论。
【作者单位】: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教学设计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将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学习和课后知识内化两个过程相互翻转,将知识的传授转为课后,课堂上主要由教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而学生课后的学生主要靠学生自主进行,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的难点首先在于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不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03期

2 张志宏;;微课: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20期

3 王红;赵蔚;孙立会;刘红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辉;;翻转课堂研究及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05期

2 张国荣;;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新思路[J];大学教育;2013年13期

3 姚妙;;浅论“翻转课堂”对小学教师培训的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4 余廷忠;聂祥荣;曾凡培;;21世纪大学教学的思考:拓展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以毕节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5 陈瑞增;刘思思;;翻转课堂:传统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电子世界;2013年18期

6 王凤毛;;商务礼仪教学中翻转课堂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才智;2013年26期

7 张美芹;;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颠倒课堂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30期

8 孙永强;钟绍春;钟永江;;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路与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10期

9 曹育红;;基于开放教育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4年01期

10 赵佩华;;高职院校“微课”教学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璇;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创新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姜雯;“颠倒的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陈洁;基于交互白板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D];河北大学;2013年

4 娄智华;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结构改革的案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燕;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温建美;基于Big6的中职信息技术学案导学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付兰敏;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王新;“颠倒的教室”与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海娟;颠倒课堂模式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陈晓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下)[J];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2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3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4 余文森;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J];教育探索;2001年12期

5 杨刚;杨文正;陈立;;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03期

6 腾艳杨;;社会临场感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03期

7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4期

8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金;;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五个转变”[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2 乔小明;杜孔其;;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历史课堂教学设计[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3期

3 历教;;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第二、三册出版[J];历史教学;1988年10期

4 刘晓兵;确立课堂教学设计原则的依据[J];中等医学教育;1996年04期

5 刘海青;;浅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教育;2013年31期

6 卜玉华;;课堂教学设计起点的两类认识[J];江西教育;2008年08期

7 王志江;;基于学科性质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思考[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年Z1期

8 ;魅力课堂教学设计大赛 魅力课堂2009总决赛拉开帷幕[J];小学教学(数学版);2009年10期

9 ;魅力课堂教学设计大赛 魅力课堂2009总决赛拉开帷幕[J];小学教学(数学版);2009年09期

10 赵志远;;也谈化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J];数理化学习;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哲;;课堂教学设计表[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赵伟丽;;《鸟的生殖和发育》课堂教学设计方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冯旭艳;;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堂教学设计表[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4 韦湘;;硝酸课堂教学设计表[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苏登龙;;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6 侯俊海;;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浅识[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7 韦宇哲;;优化教学设计,构筑实效性的数学课堂[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邬建忠;;浅谈制图课堂教学设计[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张继仁;;《对数函数》课堂教学设计表[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金东升;王英;;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书写[A];第六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冰;课堂教学设计的技巧[N];伊犁日报(汉);2007年

2 高克成;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浅议[N];莱芜日报;2009年

3 盐城市时杨中学 谢超微;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N];江苏教育报;2009年

4 刘远雄;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N];黔西南日报;2009年

5 王家丽;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N];黔西南日报;2009年

6 北京市二十四中学 郑美霞;课堂教学设计要有新思路[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 黄丰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探索[N];学知报;2011年

8 陈俊;浅谈数学课堂的设计与策略[N];黔西南日报;2009年

9 法库高中 张楠 陈洪静;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N];学知报;2011年

10 乐清市乐成镇三中 陈良建;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培养主动学习意识[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阳;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实证研究[D];宁夏师范学院;2015年

2 沈娇;基于微课程支撑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D];渤海大学;2015年

3 薛煊;新时期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泳霞;“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高云;小学“3D打印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6 高永德;“耦动观”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介花;高中数学差异教学下同题异构课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姜雪娇;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初中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9 山洪琴;从物理文化角度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10 徐姗姗;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案例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18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818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9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