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教育公平的教育政策国际视野
本文关键词:推动教育公平的教育政策国际视野
【摘要】: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价值观的演变,对教育公平的理论界定和政策实践也一直在不断发展。国外教育公平研究的新进展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以个人权利和福利为中心的教育公平,强调制度公正的教育公平,从重能力向重选择转变的教育公平。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政策 自主学习
【基金】:2015年度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高考新政下高等教育的个体选择与机会不平等”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BSH002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以来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到亚里士多德的平等观,从马克思提出的“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一个公民的真正利益”到《世界人权宣言》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都被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柳丽娜;教育公平目标下网络教育的功过及对策[J];教书育人;2003年22期
2 杨燕燕;;NCLB对美国中小学课程实践的影响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汉族;;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4期
2 张东山;杨永芳;张鹏岩;;河南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需求意愿调查与问题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3期
3 石立英;;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09期
4 高建香;姚俊;潘艺林;;网络教育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J];化工高等教育;2009年02期
5 胡智标;;影响网络教育公平的因素与对策[J];继续教育;2009年06期
6 华桦;;论教育制度视野下的教育公平[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年08期
7 桂渝芳;王娟;;基础教育应有性别意识[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年05期
8 张俭福;无序的教育:学生自能发展的乱麻[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06期
9 杨文潮;对我国网络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5年07期
10 许瀚月;;美国NCLB主旨实现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太原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小宝;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CLB)的实施过程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智明;免费义务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杜洪琳;美国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成;教育政策与决策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文然;小学科学技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們;21世纪美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共生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晓春;论教育政策的能力限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5期
2 李江源;教育政策失真的因素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1期
3 河源;简析日本教育政策的制订[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王世忠;关于教育政策执行的涵义、特征及其功能的探讨[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姚晓春;简论教育政策的限度[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Z1期
6 刘复兴;教育政策的四重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7 常为 ,杜朝晖 ,刘仁辉;论教育政策制定者个人因素对政策制定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2年01期
8 潘苏进;素质教育和素质教育政策的演进[J];当代教育论坛;2002年10期
9 祁型雨;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J];教育科学;2003年02期
10 韩清林;教育政策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德维珂·科拉罗;胡咏梅;梁文艳;;教育政策的监测与评价:概念、作用、系统框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3 刘继和;米佳琳;陈芳芳;;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能源教育政策及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田静;施江滨;;美国教育政策中“农村”概念界定的应用与问题[A];农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齐红深;;试析历代教育政策对满族教育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Gerard Postiglione;;少数民族的教育政策(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7 翟巧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秦行音;;英国工党教育政策的简要历史变化及新工党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程细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和谐社会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建忠;;赞比亚独立以来教育政策的制定及若干经验教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学光 作者单位:天津市教科院教育决策与发展研究所;加强教育政策执行初探[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田虎伟;评论教育政策的创新之作[N];新闻出版报;2000年
3 周洪宇;建议成立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以瑾邋张圣华;为了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赵改荣;教育政策惠于民[N];新乡日报;2013年
6 王心禾;那些教育政策不能跳过的程序[N];检察日报;2013年
7 政治及公共管理学者 阮思余;教育政策要接地气[N];东莞日报;2013年
8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刘复兴;审视教育政策的一个新视角[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张瀛 张天雪;教育政策彰显民生价值取向[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本报首席记者 姜澎;公众对教育政策关注度较高[N];文汇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园园;复杂理论视阈下的教育政策执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凡;教育政策执行的网络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智超;教育政策执行的滞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毕正宇;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振改;教育政策的限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庆蓬;教育政策评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博;多层治理语境中的欧盟教育政策[D];厦门大学;2008年
2 乔卫丽;关于教育政策学科名称歧义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国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白丹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宁夏初等教育政策研究(1929—1949)[D];宁夏大学;2015年
5 郭敬浅;“村小”需求与教育政策回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艳萍;美国奥巴马总统执政时期教育政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高虹瑶;欧盟援助非洲教育政策的发展演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邵岚;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成;教育政策与决策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葛军;教师教育政策历史考察与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58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858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