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初一新生人际关系现状及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10:22

  本文关键词:初一新生人际关系现状及干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生 人际关系 干预


【摘要】: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随着校园环境的改变,学科种类增多、课程难度加大、学业负担加重;而进入初中的孩子大多已经处于青春期,伴随着身体的快速发育,他们的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崛起,渴望独立的意识增强;随着性生理的成熟,他们的性意识也萌发并发展起来,开始对异性感到好奇……这些生理、心理的突变都会对他们的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初一新生的人际关系现状亟需关注和分析,如何干预和改善初一新生人际关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初一新生的人际交往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初一新生在进入初中前三个月的人际关系现状,包括交谈方面的行为困扰程度、交际方面的困扰程度、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程度以及和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程度等,总结出初—新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在调查分析初一新生的人际关系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团体辅导干预方案,对干预组实施8次团体辅导干预,而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干预。实施干预后再次对两个班进行后测,将干预组、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对干预组学生进行《参与团体辅导对改善人际关系的自评调查》,并对干预组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从而找寻出团体辅导对初一新生人际交往的干预作用,对学校提出一系列关于初一新生人际交往引导教育实施途径的合理化、可行化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从初一新生人际关系的四个维度看,初一新生在交友与交际方面最为困扰,交谈、异性交往方面次之,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相对较低。(2)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性研究与分析显示,性别、家庭结构、家庭氛围等方面不同的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对初一新生人际关系影响不大,甚至独生子女人际困扰在一定程度上还少于非独生子女;学习成绩优秀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交谈、交际与交友及异性交往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富裕家庭与小康家庭、富裕家庭与贫困家庭的学生在交际与交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团体辅导干预能够缓解初一新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调节人际关系不适等原因带来的情绪上的抑郁和焦虑状态,使他们放松心态,学习和生活更加轻松,并可有效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安全感和信任感,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新生 人际关系 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6-7
  • 1.1 选题背景6
  • 1.2 研究意义6-7
  • 27-18
  • 2.1 初一新生人际关系的研究综述7-14
  • 2.1.1 人际关系的概念7-8
  • 2.1.2 初一新生人际关系的特点8-10
  • 2.1.3 初一新生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10-12
  • 2.1.4 学生人际关系的干预12-14
  • 2.2 团体辅导的研究综述14-16
  • 2.2.1 团体辅导的概念14
  • 2.2.2 团体辅导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干预14-16
  • 2.3 研究评价16-18
  • 3. 调查研究18-26
  • 3.1 调查目的18
  • 3.2 调查对象18
  • 3.3 调查工具18-19
  • 3.4 调查结果19-22
  • 3.4.1 初一新生人际关系总体情况19-20
  • 3.4.2 初一新生人际关系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分析20-22
  • 3.5 讨论与分析22-26
  • 3.5.1 初一新生人际关系总体特点22-23
  • 3.5.2 初一新生人际关系的差异性研究23-26
  • 4. 干预研究26-34
  • 4.1 研究目的26
  • 4.2 研究方法26
  • 4.3 研究对象26-27
  • 4.4 干预设计27
  • 4.5 团体辅导方案27-30
  • 4.5.1 团体辅导方案的理论依据——团体辅导的相关理论研究27-28
  • 4.5.2 团体辅导方案的事实依据——干预组学生人际困扰的进一步分析28
  • 4.5.3 团体辅导设计28-30
  • 4.6 结果与结论30-32
  • 4.6.1 前后测中对照组学生人际关系差异对比30-31
  • 4.6.2 前后测中干预组学生人际关系差异对比31
  • 4.6.3 后测中干预组与对照组学生人际关系差异分析31-32
  • 4.6.4 干预组学生对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的评价分析32
  • 4.7 讨论与分析32-34
  • 5. 研究不足34-35
  • 6. 教育建议35-37
  • 6.1 重视初小衔接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初一新生人际关系现状35
  • 6.2 充分发挥团体辅导优势,提升初一新生人际交往水平35
  • 6.3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研组,重视团体辅导教师专业培训35-36
  • 6.4 立足学生终身发展和远期追踪,凸显初一年级团体辅导主题36
  • 6.5 构建“一体两翼”实施模式,团体辅导不是唯一有效途径36-37
  • 参考文献37-40
  • 附录40-48
  • 附录1: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40-41
  • 附录2:参与团体辅导对改善人际关系的自评调查41
  • 附录3:团体辅导活动方案41-45
  • 附录4:师生活动感悟45-48
  • 致谢48-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49-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孝莲;浅析初一新生的心理烦恼与教育[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2 焦乃波;初一新生“四个意识”的培养和引导[J];理论观察;2001年05期

3 王春华;快速熟识初一新生的途径和方法[J];教学与管理;2004年22期

4 邹红;陈远伟;;初一新生适应情况分析及其应对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年01期

5 傅娟;;初一新生数学兴趣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年12期

6 江巧根;;“四认真”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给初一新生学习数学的建议[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年04期

7 ;送给初一新生的惊喜[J];中学生;2005年05期

8 张彩萍;;初一新生入学全攻略[J];初中生世界;2007年25期

9 高金陵;;与初一新生谈数学学习[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2007年09期

10 葛卫增;;初一新生课堂管理技巧[J];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白占甲;;对初一新生自制力的培养[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2 黄信;;浅谈初一新生如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3 何云飞;;爱撒谎的少年[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4 韦庆喜;;浅谈如何做好初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柯杨邋实习生 万慧;市区初一新生直喊入学难[N];河南日报;2008年

2 江苏省射阳县第五中学 徐汉庭;也谈初一新生数学兴趣如何激发[N];学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秀萍 实习生 刘业飞;轻点鼠标,初一新生“自然就坐”[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4 记者 于洪全;停止招生或取消初一新生“指标到校”资格[N];大连日报;2006年

5 陈成智;6000多考生竞逐海南实验中学400个初一席位[N];海南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沈沁芳;新学年新风扑面[N];发展导报;2008年

7 四川省资中县双龙中心学校 周红英;把握现在,成就未来[N];学知报;2010年

8 曾艳;福州实小井大小学对口福一中[N];福州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卢志民 见习记者 娄媛媛;湛江一中今年起停招初一新生[N];湛江日报;2009年

10 临沭县白旄镇初级中学 季金石;如何培养初一新生的良好习惯[N];学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薇;初一新生人际关系现状及干预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2 郝启敏;初一新生英语预习行为规范培养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敏;初一新生学习与人际交往情况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建敏;初一新生同伴交往适应的调查以及干预[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丽;初一新生学习适应性问题与教学管理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琳琳;初一新生学习适应现状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7 高亚玲;初一新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8 谭海燕;角色表演对于增强初一新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62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862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2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