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9 06:17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因素 培养途径


【摘要】:心理素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基础。影响心理素质发展水平的因素有生物因素、自我调控、社会支持、教育因素、家庭社会环境因素等,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是培养心理素质的根本。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完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体系,构建好心理素质教育服务机制和心理安全保障机制。
【作者单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关键词】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因素 培养途径
【基金】: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青年基金(编号:29010009)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不是强调学生的心理如何不健康。[1][2]所以,探讨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内涵及其关系,是发展心理素质的基础。张大均认为“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是培养其健全的心理素质”[3]。一、心理素质的内涵1.心理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大均;王鑫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邦惠;;论法学人才心理素质的培养[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2 陈红敏;赵雷;杨君建;;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基于内省文本的质性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07期

3 宋晓华;;高校学报编辑心理素质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4 吴丹洁;;关于培养大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若干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19期

5 周宗奎;刘丽中;田媛;牛更枫;;青少年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的元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05期

6 冯正直;刘潇;;中美军人心理健康概念、评价和训练比较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年22期

7 杨玉宇;李鹏;朱芮;;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及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01期

8 杨玉宇;李鹏;周文;;国内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唐立;张莎;;团体辅导对提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10 王健慧;王建中;吴瑞林;;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素质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承志;;健康概念的历史演进及其解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2 张大均;论人的素质[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4 沈德立,马惠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5 郑希付;宫火良;;《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个性素质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6 张海钟;;心理健康是不能教育的——兼评“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的逻辑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7 王鑫强;李海春;庞小佳;;男性重复犯罪罪犯的心理韧性及相关特征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沃建中;学生心理素质:怎么看?怎么办?[J];w挛胖芸,

本文编号:879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879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1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