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学校适应与成人依恋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大学新生学校适应与成人依恋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性与成人依恋之间的关系,同时探索人口学特征对此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修订版与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北京950名本科新生(其中有效被试874人)进行调查。结果:1安全型依恋个体占总体的46.1%,迷恋型占34.9%,淡漠型占12.2%,恐惧型占6.8%;2在人际关系、校园生活、情绪及总体适应维度上,城市新生显著高于农村新生;3相对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自我适应较好,而依恋回避程度较低;4安全型依恋的学校适应显著优于三种不安全型依恋;5依恋焦虑和回避负向预测学校适应。结论:安全型依恋个体的学校适应性最好,依恋高焦虑和依恋高回避不利于良好学校适应的发展,且依恋与学校适应两者关系同人口学背景存在一定联系。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学系 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学新生 成人依恋 学校适应 人口学特征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当今对于学校适应(School Adjustment)的界定尚不统一,但大多围绕该概念的核心——“适应”一词以及在校园背景下学生所承担的角色与任务特征而展开,如Ladd等人[1]提出学校适应是在学校背景下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获得学习成功的状况;侯静[2]进一步补充除获得学习成功外,还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美会;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新生工作[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2 李少游,李波波;大学新生的某些心理矛盾及其调整[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01期
3 陆小云;大学新生的心理透视及调适[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陆小云;大学新生的心理透视及调适[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1年01期
5 常艳娥;论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与入学适应[J];求索;2002年05期
6 王才康;大学新生生活困扰的初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年01期
7 阮鹏;大学新生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预防[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杨红焱;网络时代大学新生的个性特征及行为引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S1期
9 张宏卫;任光圆;;大学新生的心理状态特征及教育对策[J];浙江医学教育;2005年02期
10 常逢锦;常逢佳;;大学新生应激的产生、影响及应对方法[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玉华;杨全芝;任慧玲;潘艳;;农村与城镇生源大学新生结核菌易感性初探[A];2007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丽;胡英君;;大学新生身心困扰的调查分析及对策[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凤娥;;大学新生适应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胡继红;;2000级大学新生学习心理自测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徐银儿;陈毓麒;;140例大学新生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高山川;;大学新生应付应激事件的影响因素[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郭志平;潘燕;李正中;;大学新生锻炼行为《阶段变化问卷》的检验及应用[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玉凤;;大学新生的文化震荡研究——对六名大学新生的个案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潘娜;;2794例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博宇;贾玉梅;;综合性大学新生个性特征调查[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娟;确保贫困大学新生入学“一个也不能少”[N];桂林日报;2007年
2 廖柏衡 记者 庞莹 郑先聪;达州 千余名大学新生将获资助[N];四川日报;2010年
3 记者 杨彬;希望工程捐助农村特困大学新生[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萧濂;大学新生请准备好[N];光明日报;2005年
5 肖玉保 吴铎思;大学新生忧虑症不可小视[N];工人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晖;大学新生何时心理断乳[N];河南日报;2005年
7 章闻天;大学新生:心理准备得如何?[N];辽宁日报;2002年
8 实习生 旷炎军;大学新生最关心什么?[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王淑军;大学新生你准备好了吗[N];人民日报;2001年
10 实习生 宋潇茵 记者 张平阳;大学新生须过“三关”[N];西安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薛娟;我国聋人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2 贺晓玲;大学新生角色转换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娟;农业院校大学新生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4 吴雨涵;中美大学新生教育比较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2年
5 李洪娟;大学新生自悯、自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璐;大学新生环境适应教育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7 王勇;适应与超越:大学新生角色转换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8 季丽;支持性团体治疗对大学新生焦虑的对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李利薇;大学新生安全感、心境与适应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建鸿;大学新生应对灵活性类型的界定及其与入学适应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34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934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