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教育的逐步拓展,网络教学平台也成为开展网络教育的关键,为使用者开拓了新的学习方式,本课题根据Nielson的可用性评价指标,确定了适合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研究的五个一级评价指标,25个二级评价指标。然后根据准实验结果,在实证实验时去除了三个评价指标。通过对实证实验问卷中数据的SPSS分析,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了评价指标。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学院;
【关键词】: 可用性 网络教学平台 可用性评价体系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网络教学逐渐兴起。网络教学把计算机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载体,更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中国信息化程度提高,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呈现增长的形势。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忠斌;孙庆珍;;地学信息可视化系统的可用性辅助评估工具设计研究[J];北京测绘;2010年01期
2 粟慧;;从用户界面看数字信息产品的可用性——以公共图书馆提供的两个数字信息产品为例[J];图书与情报;2009年03期
3 兰娟;;在人机学思想中关注产品愉悦功能的设计[J];包装工程;2008年02期
4 刘心雄;王燕;;数控机床可用性工程研究[J];包装工程;2008年09期
5 周睿;;基于可用性测试的手机图形用户界面设计[J];包装工程;2009年06期
6 陈雪;王燕;;功能化形式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09年07期
7 庞建军;王峰;;必要的不良可用[J];包装工程;2010年04期
8 耿娜;王震亚;王虎;;公交导乘查询机触摸界面的交互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0年S1期
9 朱海荣;党悦然;;手机输入键盘的可用性研究[J];包装工程;2011年02期
10 王淼;;为初级用户和中间用户提供帮助的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瑞;李学庆;;数字博物馆的可用性研究[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2 张海昕;刘正捷;奚小玲;窦赫男;;可用性工程方法在网站本地化中的应用[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3 白文涛;刘正捷;宁涛;窦赫男;;用鼠标模拟视线跟踪技术[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4 程时伟;孙守迁;;手机用户界面可用性评估的眼动模型[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彭红星;宋鸿陟;陈燕;肖磊;邹湘军;;面向儿童的用户界面设计与可用性研究[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焦玉霞;张海昕;刘正捷;;电子商务网站的劝导设计研究与应用[A];第18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09)、第5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09)、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09)论文集[C];2009年
7 周文兴;;车载导航系统的用户体验探讨与分析[A];User Friendly 2014暨UXPA中国第十一届用户体验行业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柴雪芳;徐静;刘胜强;;主流电商APP对用户体验感知满足程度的对比分析[A];工业设计研究(第三辑)[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志军;基于产品符号认知的创新设计过程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2 吴长泽;数据网格中高可用性副本管理及性能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覃京燕;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4 张顺;基于运动的感知用户界面模型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09年
5 刘名卓;网络课程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浩;新媒体环境中的微型学习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浩;新产品非结构化需求转换、概念测试与初始配置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许应楠;面向知识推荐服务的消费者在线购物决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杨焕;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界面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10 李晓鹏;高校图书馆网站可用性评价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轩;电子信箱的可用性实验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蒋艳会;数字电视节目指南可用性研究与应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耿明名;网页UI设计中的沟通艺术[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邹志娟;QFD在SNS网站可用性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庞建军;3G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用户界面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梅郁;心智模型与信息构建的一致性研究及在移动互联网软件中的设计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7 周yN德;IPTV交互界面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任永波;群体文化学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王兆;目标导向设计中人物角色的应用与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0 苏晶;家用打印机交互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慧丽;陈良山;谭献海;;计算机网络可用性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张豪锋;朱珂;;学习型网站的可用性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何志勇;Web课程的可用性研究[J];微机发展;2004年07期
4 杜华;孙艳超;;教育领域内可用性研究现状与研究演进路径可视化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08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冰华;刘正捷;孟庆军;夏季;;网络广告的可用性研究综述[A];第二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6)——第2届中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06)论文集[C];2006年
2 张博;皋琴;;将移动情境引入用户可用性评估方法[A];第三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7)论文集[C];2007年
3 张瑞;李学庆;;数字博物馆的可用性研究[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4 孟庆军;刘正捷;张海昕;;农民工用户使用手机的可用性研究[A];第三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7)论文集[C];2007年
5 王帅;李新明;杜芳;李艺;;复杂环境下服务器高可用性研究[A];全国第4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王慧;刘正捷;孙静;;自动取款机用户界面的可用性研究[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7 张雪;刘正捷;陈军亮;江彩华;;可用性研究方法在网站信息构建评估中的应用[A];第二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6)——第2届中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06)论文集[C];2006年
8 张海昕;刘正捷;奚小玲;窦赫男;;可用性工程方法在网站本地化中的应用[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9 徐云峰;;Fast-flux服务网络可用性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10 孙娜;冯陈s,
本文编号:981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981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