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00:03
本文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建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于农村地区居住分散,同一年龄段幼儿人数较少,不能单独编班的现状,同时考虑到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混龄教育这一教学组织形式迅速发展的现实,本研究选择了“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建构研究”作为课题。所谓混龄课程是指幼儿园为了满足混龄教学而制定的,适用于不同年龄层面,具有多层级、多维度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它对于提高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混龄课程形式的特殊性,缺乏可供参考的混龄课程经验,以及农村幼儿教师对于混龄课程的理念比较模糊,缺乏实施混龄课程的基本技能,从而导致在农村混龄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缺乏递进性,在玩教具及活动环境的设计上缺乏层次性,课程不能体现出当地特色,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村混龄课程的实施都是“新瓶装旧酒”,以传统课程教学的途径来组织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 基于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现状,为了建构比较合理的农村混龄课程,笔者历时两年,搜集了相关的农村课程及混龄课程的研究文献,选择了两所农村混龄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幼儿园的园长和幼儿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并观察其实施混龄课程的过程,最终以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为指导,对农村混龄课程的建构从混龄课程目标的确定,混龄课程内容的选择,混龄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以及混龄课程的评价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 首先,在混龄课程目标的制定方面,农村幼儿园应该考虑目标的整体性、层次性以及发展性。其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应坚持生活化、本土化、经济性以及可混性的原则,也就是说课程的内容应来源于幼儿的直接生活经验,来源于本地农村的特有教育资源,并且使之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教育效益。再次,在农村混龄课程的组织和实施上,主要存在四种途径: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混龄区域活动、户外体育活动以及日常的生活活动,这几种活动是相互联系的,共同促进了农村幼儿的发展。最后,在课程的评价方面,应主要以“农村”和“混龄”作为考虑的基点,采取目标评价模式、过程评价模式,准确判断学前混龄课程建构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累相关经验,进一步完善课程,并促进农村幼儿全面发展以及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农村 农村幼儿园 混龄课程 课程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引言9-21
- 1.1 问题的提出9-11
- 1.1.1 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9
- 1.1.2 混龄课程模式的重要意义9-10
- 1.1.3 笔者自身的研究兴趣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2.1 理论意义11
- 1.2.2 实践意义11-12
- 1.3 概念界定12-15
- 1.3.1 农村、农村幼儿园12-13
- 1.3.2 混龄教育13
- 1.3.3 课程、幼儿园课程13-14
- 1.3.4 混龄课程14
- 1.3.5 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14-15
- 1.4 文献综述15-19
- 1.4.1 关于农村幼儿园课程的文献综述15-17
- 1.4.2 关于混龄课程的文献综述17-18
- 1.4.3 文献评述18-19
- 1.5 理论依据19-21
- 1.5.1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19
- 1.5.2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19-20
- 1.5.3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20
- 1.5.4 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20-21
- 第2章 农村混龄课程研究设计21-25
- 2.1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21
- 2.2 研究对象的选择21-22
- 2.3 研究方法22-25
- 第3章 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原因分析25-35
- 3.1 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实施的现状25-30
- 3.1.1 课程的实施不能体现出农村的特色28-29
- 3.1.2 目标不能“求同存异”,体现递进性29
- 3.1.3 教具的制作以及环境的创设上,不能体现层次性29-30
- 3.1.4 课程的实施中仍然延续了以往的思路30
- 3.2 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现状的原因分析30-35
- 3.2.1 混龄教育的特殊性30-31
- 3.2.2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知识匮乏,对混龄课程不甚了解31-33
- 3.2.3 缺乏可参考的经验33-35
- 第4章 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的建构35-55
- 4.1 农村混龄课程目标的确定35-38
- 4.1.1 目标的整体性35-36
- 4.1.2 目标的层次性36-37
- 4.1.3 目标的发展性37-38
- 4.2 农村混龄课程内容的选择38-43
- 4.2.1 生活化原则38-39
- 4.2.2 本土化原则39-41
- 4.2.3 经济性原则41-42
- 4.2.4 可混性原则42-43
- 4.3 农村混龄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实施43-51
- 4.3.1 教师专门组织的混龄教育教学活动43-47
- 4.3.2 日常生活活动47-48
- 4.3.3 室内区域活动48-49
- 4.3.4 户外体育活动49-51
- 4.4 农村混龄课程的评价51-55
- 4.4.1 农村混龄课程评价标准设定51-52
- 4.4.2 农村混龄课程评价模式选择52-53
- 4.4.3 农村混龄课程评价案例分析53-55
- 结束语55-57
- 参考文献57-61
- 附录61-65
- 致谢65-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俊超;郭礼智;;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2 阮爱民;WTO对农村教育的影响及回应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10期
3 周俏纨;开发课程资源的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4 范蔚;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03期
5 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5期
6 肖国刚,胡海燕;试论课程资源的特征及相应的开发原则[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5期
7 王春燕;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独特作用[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年Z6期
8 胡瑛;对我园实施混龄教育的思考[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年Z6期
9 肖明渝;;实施混龄课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导报;2010年06期
10 唐淑;中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与变革[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建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qianjy/374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