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感恩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感恩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
【摘要】: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学校联结量表、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调查表和焦虑抑郁量表对121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青少年感恩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学校联结的同学支持、教师支持和学校归属感三大成分在其中的系列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青少年感恩与其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以焦虑抑郁为指标)均显著负相关;(2)学校联结三大成分在感恩与其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之间均起着系列中介作用,即感恩对青少年学校归属感既有直接影响,也通过增强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间接促进其发展,进而学校联结的三成分共同作用减少青少年的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深圳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青少年 感恩 问题行为 学校联结 中介作用
【基金】: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创新团队项目“当代青少年的精神信仰及对其发展的影响”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古训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充满感恩情怀的佳句,至今仍广为流传,历经数千年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虽然在我国有浓厚和悠久的感恩思想,但是感恩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Baum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建平;李董平;张卫;;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应对效能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李霓霓;张卫;李董平;麦玉娇;王晶晶;邢文利;;青少年的依恋、情绪智力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02期
3 孙配贞;郑雪;余祖伟;;初中生感戴状况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01期
4 喻承甫;张卫;李董平;肖婕婷;;感恩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璇;姚荣英;袁长江;李克勤;;家庭因素及亲子依恋与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关系[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2 王建平;李董平;张卫;;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应对效能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马艳;;感戴研究述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任璐;刘电芝;刘礼艳;胡美娟;武燕;张辰毅;;农民工感恩问卷的编制与应用价值[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2期
5 章小兰;张璐璐;肖少北;;情绪智力研究综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2期
6 浦昆华;宋娜;杨萍;;团体辅导增进大学生感恩、幸福感及亲社会行为的效果评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年03期
7 张静;魏昶;;大学生感恩现状调查[J];成功(教育);2013年04期
8 胡瑜;孙灯勇;;感恩:人格研究的新专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9 何安明;刘华山;;感恩的内涵、价值及其教育艺术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4期
10 袁书杰;;我国感恩文化的历史解读[J];黄山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陶琳瑾;高特质愤怒青少年的宽恕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小云;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萍;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干预[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振旺;大学生感恩特质的量表及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丽;感恩与主观幸福感: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探讨[D];南京大学;2011年
3 鲁铁汉;大学生感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桑园;大学生情绪智力、人格、领悟社会支持与感戴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章小兰;黎族中学生情绪智力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储婷婷;浙江省留守儿童情绪智力、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伟炯;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8 林静;民族地区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情绪智力发展影响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荣;感戴教育方式对初中生感戴及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付大坤;大学生成人依恋、元情绪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晓杭;于冬;;城市贫困儿童:问题现状与解决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张时飞;唐钧;;中国的贫困儿童:概念与规模[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4 张卫;李董平;谢志杰;;低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刘精明;杨江华;;关注贫困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马云献,扈岩;大学生感戴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5期
7 董霞;张宁;姜婷娜;;感戴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8期
8 陶红;杨东平;;我国高中学生学业成就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9 刘成斌;;方法的反省:青年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问题——以“抽样”为例[J];青年研究;2006年08期
10 李敏;陈卫;;中国城市贫困对儿童教育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林园;方晓义;李一飞;万晶晶;;父母监控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J];应用心理学;2006年04期
2 张珊明;;国外有关青少年问题行为成因的研究概述[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程燕;余林;;网络引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及问题行为论析[J];教育探索;2007年12期
4 陈美玲;;学生上网引发的问题行为及其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05期
5 喻承甫;吴慧婷;刘国锐;;青少年感恩的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6 郑裕鸿;范方;喻承甫;罗廷琛;;青少年感恩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5期
7 王建平;喻承甫;曾毅茵;叶婷;张卫;;青少年感恩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3期
8 陈斌斌;明玉君;刘俊升;;美国群体行为干预项目中的不良同伴影响:问题与启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07期
9 王晓霞;;张掖市355名初中生问题行为调查及结果分析[J];中小学电教(下);2010年10期
10 陈爱华;;解读作为美德的感恩德性[J];中国德育;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晓义;万晶晶;邓林园;李一飞;;父母监控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文超;张卫;;青少年感恩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以学习投入为中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孔繁昌;周宗奎;;人际信任在青少年归因方式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春雷;梁福成;王雪艳;;青少年价值观问卷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R,
本文编号:1091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9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