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青少年亲子关系与网络成瘾: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7-10-25 06:05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亲子关系与网络成瘾: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 父子关系 母子关系 网络成瘾 孤独感


【摘要】:采用分层整群取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九所中学共抽取3766名中学生,要求以匿名方式填写Buchnan等人的亲子亲密度量表、雷雳等人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和Asher等人的儿童孤独量表,考察青少年的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分析方法,结果发现:(1)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率为11.2%,且男生的网络成瘾率显著高于女生的成瘾率;重点中学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率显著低于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2)中学生的亲子关系与自身的孤独感、网络成瘾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中学生的孤独感与自身的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3)父子关系不仅可以直接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程度,而且还可以通过影响青少年的孤独感进而间接地负向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成瘾;而母子关系只通过影响青少年的孤独感间接地负向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成瘾。总之,孤独感在中学生父子关系影响自身网络成瘾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母子关系影响自身网络成瘾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校咨询所;
【关键词】青少年 父子关系 母子关系 网络成瘾 孤独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990,8110099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0YJCXLX003)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基金(248-105101).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A)又称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或网络过度使用(Internet Overuse)。尽管目前学术界仍然对这一术语存有异议且存在着多个术语混用的现象,但基本上都认为这一概念包括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网络使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良婧;;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其优化措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26期

2 徐安琪;张亮;;父职参与对孩子的效用:一个生态系统论的视角[J];青年研究;2008年09期

3 吕媛,易银沙,邓昶,易尚辉;网络行为对大学生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2期

4 雷雳;杨洋;;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的编制与验证[J];心理学报;2007年04期

5 卞冉;车宏生;阳辉;;项目组合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3期

6 张国华;雷雳;邹泓;;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菊香;;大学生网络行为目的与动机的调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1期

2 王子舟;王冬;任志海;谭鑫;李婉彬;;图书馆如何对网瘾青少年实施知识援助[J];图书与情报;2007年01期

3 雷雳;伍亚娜;;青少年的同伴依恋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2期

4 李媛;杜洋;郭爽;;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06期

5 包振宇;方芳;;教师对学生“网络成瘾”的早期诊断与干预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2期

6 王恩界;;应激源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应付方式的中介效应[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陈少华;易柳;张笑;;青少年网络交往问卷的编制与初步应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8 刘桂秀;冯银甫;杜艳芳;周宗斌;辜转荣;简峰;;青少年心理问题与行为偏差及其干预策略[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陶艳兰;;代际互惠还是福利不足?——城市双职工家庭家务劳动中的代际交换与社会性别[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4期

10 磨丽萍;;职校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广西教育;2011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丽霞;叶明泽;;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7)[C];2010年

2 于宗富;张朝;;网络成瘾诊疗研究新进展[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6)[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近;反向抵押贷款风险定价模型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郑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网行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曹枫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脑功能影像学及团体心理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卢国华;坚韧人格与应激、心身反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丽;完美主义、应激、应对、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方刚;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赵欣;过度使用互联网对大脑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张芝;不同成瘾状态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认知心理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郑素丽;组织间资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小春;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陈志平;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成因和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毅;网络文化下的青少年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杜淑玲;跨文化胜任力和工作伙伴支持对外派人员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郑亚楠;大学生完美主义、主观幸福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6 龙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康延海;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D];兰州大学;2007年

8 梁支宏;涉网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吴雨晨;医护人员的乐观人格倾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中平;娄底市职业学校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及其危险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耿立明,张艳,孙科;网络教育在美国[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12期

2 瓦西里沃斯·费纳克斯,郭良菁;重新界定父亲的角色及其对教育和家庭政策的含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3 管雷,冯聪;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我同一性相关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朱v,

本文编号:1092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092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d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