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21:19
本文关键词:中学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策略研究
【摘要】:本研究在文献综述、个别访谈、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梳理出中学教师教育学生时的常用情感策略,并编制了情感策略问卷。经过初测和相应修改,形成了最终的正式调查问卷。使用自编的《中学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策略调查问卷》对重庆、四川地区1000名不同水平教师进行调查,得到有效问卷722份。研究结果表明: (1)各情感策略的认同度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其中,共情策略具有最高的认同度,而情感反应、情感表达、情绪推理、情感监控、情感体验、恐惧唤醒、情感对话、合理情绪调节、情绪归因等策略具有相似的略低的认同度。 (2)各情感策略的使用难度都表现出一致的趋势,各情感策略的使用难度较低,它们的使用出现明显的难度梯度递降的趋势。 (3)总体来看,各个情感策略都适用于男性和女性学生。多数情感策略的性别适用性具有相同的特征,但个别策略表现出性别上适用的一些独特性。具体而言,情绪归因策略、合理情绪调节策略、情感对话策略、情感体验策略、情感监控策略、情绪推理策略、情感反应策略、共情策略等更倾向于适用于女生,而情感表达策略在性别上适用性上比较均衡,恐惧唤醒策略表现出与多数情感策略相反的趋势特征,即更适用于男生。 (4)教师的多种人口学变量对策略使用发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教师性别、教龄、学校类别(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环境(城镇与农村)、所教年级、所教学科都对情感策略的使用产生了影响,仅是否是班主任对情感策略的使用不产生影响。 (5)不同情感策略在不同情景中的常用性上表现出复杂的模式。情感反应策略、情绪推理策略、情感监控策略、合理情绪调节策略、情绪归因策略等5个策略更多地在厌学情景下使用。而共情策略更适用于考试焦虑情景。恐惧唤醒策略、情感表达策略等2个策略更多地在厌学情景和攻击情景中使用。情感对话策略更多地在厌学和考试焦虑情境下使用。仅情感体验策略在三个情景中使用比较均衡。
【关键词】:中学教师 心理教育 情感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1 引言9-10
- 2 文献综述10-21
- 2.1 人本主义心理策略研究10-11
- 2.2 精神分析心理策略研究11-12
- 2.3 行为主义心理策略研究12-14
- 2.4 情感策略研究14-21
- 3 问题提出21-22
- 3.1 以往研究的不足21
- 3.2 本研究的意义与目的21-22
- 4 研究设计22-24
- 4.1 研究目的与方法22
- 4.2 研究技术线路22
- 4.3 被试22-23
- 4.4 数据分析工具23-24
- 5 研究程序24-28
- 5.1 访谈提纲的编制及访谈结果24-25
- 5.2 自编调查问卷的初测25-26
- 5.3 正式施测26-28
- 6 调查结果与分析28-54
- 6.1 情感策略的定义认同度分析28-30
- 6.2 情感策略的使用难度分析30-33
- 6.3 情感策略适用学生的性别分析33-35
- 6.4 情感策略的相关变量分析35-42
- 6.5 情感策略在不同情境下常用性和使用效果分析42-54
- 7 讨论54-63
- 7.1 情感策略的有效性54-55
- 7.2 情感策略的可用性55
- 7.3 情感策略的适用性55-59
- 7.4 情感策略的使用匹配性59-61
- 7.5 本研究的不足与研究展望61-63
- 8 研究结论63-64
- 参考文献64-68
- 附录68-75
- 致谢7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敏;教师共情能力及训练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28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28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