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判的网络学习评价
本文关键词: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判的网络学习评价
【摘要】:网络学习具有全新的沟通机制与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评价对于网络学习是否取得了成果,教育投资是否得到了期望的效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开展网络学习教学活动的基础。针对网络学习评价中包含有定性评价与定量的评价,提出了用模糊数学中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来评价网络学习。利用教育评价知识,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原则建立了网络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建立网络学习评价的数学模型,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体系的权重。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南通大学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ZH150)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KJB540001)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网络学习泛指基于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学习,特指是以基于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即基于互联网学习平台、学习资源以及开展师生、生生间异步或同步交流的学习。网络学习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在网络环境下依据一定的课程目标对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和过程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丹丹;;论网络学习的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权,谢科;Huntington法在代表名额连续分配问题中的应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廖瑛;;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问题的模糊随机方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3 王万军;基于同异反AHP的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姚巧云;;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模糊综合评价与应用[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吕顺利;;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6 陈争光;蔡德利;;模糊物元分析法在耕地地力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1期
7 吴林森;严小宝;;河滩地杨树生长适应性的综合评判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8 杜世平;汪建;马文彬;;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校园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9 李鹏飞;杨晓曼;;陕西省西安市城市水景空间植物景观分析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10 李艳丽;周洁萍;方立群;龚建华;;高致病性禽流感SI传播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梅;裴凌波;夏孝勇;;平衡状态下车流控制模型的一个应用[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董熙晨;肖矫矫;;集装箱码头路网结构的评价[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3 陆亚萍;梁小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性能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A];第十九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志全;郭兰芬;冯天伟;苏海强;;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优选SCO炉的配煤方案[A];河北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潘向忠;翁仕龙;余世清;;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6 ;Weights Determination Based on Combined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Method in Traffic Safety Evaluation[A];Infats Proceedings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Forum of Automotive Traffic Safety[C];2008年
7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pproach of Road Traffic Safety Based on Grey Analysis[A];第七届国际汽车交通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高政利;;功能互补、产品终端与零售(连锁)联盟集团组织(FRR)范式研究——以中小生产性组织为例[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伍烈尧;;关于高校学报质量评价数学模型的思考[A];学报编辑论丛(第三集)[C];1992年
10 岳晓宁;陈达人;;滑雪场的定价策略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慧群;代建制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李杰;Falls Lake水库水质的数值模拟研究及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陶有德;可修复模型的系统分析[D];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2010年
4 叶笠;基于统一节点电压增量比向量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赵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丽芳;基于变权的钢筋混凝土梁桥安全与使用性能评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蔡志鹏;大型结构焊接变形数值模拟的研究与应用[D];清华大学;2001年
8 王爱民;CDMA网络中的QoS管理模型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韩照祥;陕西地区栓皮栎种群区域变异性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10 谷东起;山东半岛o_湖湿地的发育过程及其环境退化研究——以朝阳港o_湖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香庭;基于遗传算法的K-means聚类方法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映超;基于三维结构的项目风险动态管理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夏富友;基于结构检算的公路混凝土旧桥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张广磊;大型舰船舱室划分与布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时代;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刘磊;面向服务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李春明;基于PERT的工期风险模糊综合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姜俊厚;基于MIKE和GIS洪水风险计算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子国;中长期电力负荷FRARMA预测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雪;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兴富;;网络远程教育概念辨析及中英文术语互译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2 余胜泉;基于互联网络的远程教学评价模型[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3 余胜泉;朱凌云;;《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玲;瞿X;晏兴琳;;浅议网络学习中的文化多样性[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2 肖建新;贺耀;李学军;;基于Multi-Agent的网络协作学习系统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7期
3 黄立志;胡毅丽;;天津市大学生网瘾问卷统计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6期
4 毛福源;;建设开放式网络学习支撑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教育;2003年07期
5 张玮;;基于网络交互的学习共同体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8期
6 王金秀;;音乐课外拓展中的网络学习[J];现代教育;2011年Z1期
7 张萍;唐国菊;;国内网络学习动机研究的现状和启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年04期
8 韩松;胡铁生;;基于网络平台的英语写作中心教学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9期
9 张曾莲;;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关联规则的高校教学评价方法的改进[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张庆凤;;网络学习与面授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兆溱;罗华阳;王京;;模糊综合评判及其在乌江东风水电站围岩稳定性分类中的应用[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2 张辉;李安贵;;模糊综合评判在钢材显微组织评级中的应用[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3 尹建业;;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成果的模糊综合评判[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4 张佳川;;节理岩体按结构面性质分区的聚类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5 邹永红;;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风险模糊综合评判(英文)[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宋国民;;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高压传感器特性辨识决策[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张开业;;模糊综合评判在企业安全工作中的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8 姜振东;阎文丽;;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处理射前故障[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9 克依木;阿丽达;木尼拉;吐尔逊布比;古丽白克热木;热合木江;;评价教师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A];全国第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柴华彬;邹友峰;;模糊综合评判在开采沉陷对土地影响评价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春燕 通讯员 兰祝刚 江承金;“网络学习天地”就是“随身课堂”[N];光明日报;2010年
2 满兴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汉语出版分社社长);网络学习服务解困汉语推广谜题[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3 记者 刘志强;贵州以“网络学习”提升四类人群科学素质[N];科技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李伦娥;开名师博客建网络学习会[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通讯员 郭安民 李风;河南濮阳:网络学习开辟军转培训新天地[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
6 章乐平 万进禄;上海总队二支队基层网络学习室全部建成使用[N];人民武警;2007年
7 杂人;体验网络学习趣的乐趣[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沙红 黄河;网络学习=会用计算机?[N];人民政协报;2002年
9 ;iLearning筑起太保网络学习平台[N];网络世界;2003年
10 谢 宏;网络学习:信息时代的美丽时尚[N];大众科技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房建东;内蒙古地区资源型产业优化控制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田永明;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4 薛萍;复杂系统的信息脆性风险研究及在网络通信系统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杨涛;技术灾害的致灾因素分析及其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年
6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永宁;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宇露;海外子公司的战略网络、社会资本与网络学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鲍永安;中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网络学习评价系统模型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谢燕娟;中学生物网络学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滕亚薇;认知学徒制理论在网络学习中的策略设计和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解冬青;网络学习的个性化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志坚;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培养方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跃;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学习绩效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姚群;网络学习交互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宗胜旺;基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吴倩倩;网络学习平台中学习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建兵;网络学习评价模型及系统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50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50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