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重思公共教育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11-20 21:16

  本文关键词:重思公共教育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亚里士多德 公众 公共教育 公共价值观 教育私立化


【摘要】:本文旨在于现代背景下重建公众和公共教育的概念。亚里士多德理解的公共教育涉及公众的再生产,它包括某种身份的形成和对使用理性话语沟通的信奉。在现代背景下重思公共教育,需要对亚氏的公众定义加以修订。本文通过分析米尔顿·弗里德曼等新资本主义者支持择校的观点中存在的两个问题,提出了公众是理想的监管者的主张。通过参与共有价值观的集体反思,公共群体共同制定新规范,增加新的准则,开展道德创新,使其能够应对新的现实。
【作者单位】: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度项目“事实与价值:教育研究中的哲学问题”(编号:B10004)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导论在美国,大多数学校是由州政府财政出资、享受纳税优惠、以社区为单位、对公众负责的机构。这些学校的责任是按照公众的要求建立一个受教育的、民主的公民团体,,并为之提供平等的机会。这些要求被看做是实现面向每个人的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立学校究竟多大程度上达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国平;;不要忘了看天[J];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06年10期

2 卢剑波;;亚狄加(希腊)悲剧的起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3 李宝岩;论康德的范畴体系在逻辑史上的地位与作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4 曲玉波;黄仓;;论亚里士多德的证明性推理[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5 朱世光;;惯性定律的建立[J];物理教师;1992年03期

6 李廉;亚里士多德的归纳逻辑[J];学海;1996年03期

7 张博颖;孔子与亚里士多德艺术—人格理论之比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8 周建设;亚里士多德的语义理论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张子文;论牛顿“警惕形而上学”的告诫在科学哲学上的意义[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寇爱林;存在之谜——由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述说所感悟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文闵;;托马斯·阿奎那教育理论辩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徐长福;;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和马克思的实践概念[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仲辉;陈春文;;时间[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思敏;;“什么是X?"与“X是什么?”——两种句式的本质差别[A];2005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5年

5 陈声柏;;先秦名学思想的思维特征——与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的比较[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6 邓晓芒;;西方形而上学的命运——对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批评的批评[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佘碧平;;论现代性[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8 于云玲;杨一博;;哲学视角中的隐喻——从修辞隐喻到认知隐喻[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9 汪子嵩;;我认识的周礼全[A];逻辑、语言与思维——周礼全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C];2001年

10 王南;;实践、艺术与自由——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再理解[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磊;亚里士多德的优良政体思想[N];学习时报;2005年

2 王露璐;幸福是什么[N];光明日报;2007年

3 ;上帝·凯撒·亚里士多德[N];中国经营报;2002年

4 张轶男;诗与思之辩[N];光明日报;2006年

5 张康桥;理智生活的尊严[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徐志跃;何谓自然,什么才是正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7 吴燕;月亮之城,文人的或天文的[N];中华读书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严长元 屈菡;如何参加评估需要哪些条件[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孙小礼;实验·归纳·培根[N];学习时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姚敏;公众应成为博物馆的主人[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贝尔库;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和政治关系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王涛;朝向善:对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中目的论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朱利霞;国家观念、市场逻辑与公共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周迈;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存在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李志雄;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叙事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姜红;荀况与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之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8 王菡薇;方法与对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许江媛;加拿大公共教育发展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樊改霞;公共教育的现代性转型及其困境[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明艳;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佳;亚里士多德羞耻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壮志;公民社会与权力制约[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吕振;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观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丽;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王铮;亚里士多德廉政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朴雨龙;亚里士多德艺术理论探析[D];延边大学;2007年

8 张文婷;论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D];西北大学;2009年

9 陈赫;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王婷;对于现代性的质颖[D];扬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08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08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e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