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构建延伸课堂
本文关键词:教学改革:构建延伸课堂
更多相关文章: 师范生 课堂 教师教育 特色专业建设 延伸 指导教师 学生 自我展现 教学改革 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2007年,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多年来,学院根据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质量工程建设要求,围绕教育学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定位、课程设置与实践技能的提高、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家型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大胆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和宝贵经验,今呈现供交流与研讨。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学院以理念变革为先导,以平台搭建为依托,以自我展现为动力,探索出一条集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学术性与师范性、教育与自我教育、学校与社区于一体的教学创新之路。一、秉持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在深入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教师教育改革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红;;让教育成为最受尊重的事业[J];政工研究动态;2007年18期
2 ;观点与语录[J];教育;2011年18期
3 康艳萍;师专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张家口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4 周艳;试论大学校园文化及其对师范生专业成长的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孔辉;;浅谈西部师范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其应对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7期
6 韩怡;;浅谈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7年33期
7 林清香;;海南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J];校园心理;2009年02期
8 郭黎岩;王娟;;师范生职业心理准备及其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李瑛;赵云刚;;国情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31期
10 田春艳;;论师范生教育技术素质的培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义;;河南省师范生心理素质调查与分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柳志强;;未来的竞争在课堂[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3 戚玉宝;;什么是健康课堂[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4 白智宏;;师范生执教行为评价训练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郭裕建;;运用教育心理技术培训师范生职业技能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黄清春;李林华;;让课堂成为教师科学服务的舞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7 吴兰鹰;;教学过程的学生管理[A];北京力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兴华;;“课堂自觉辅导教学”实验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黄清春;李林华;;让课堂成为教师科学服务的舞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10 瞿卫星;;张謇的学校管理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元;农村“零上岗”因城市教师缺口大[N];海南日报;2011年
2 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完善免费政策 创新教师教育[N];光明日报;2010年
3 记者 刘鑫焱;教育部最大限度确保免费师范生到中小学任教[N];人民日报;2011年
4 记者 张兴华 通讯员 刘全国 韩波;菏泽学院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农村校[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新疆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改革试点实施方案[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邹声文;“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N];人民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包松娅;教育关乎国家未来改革需要有的放矢[N];人民政协报;2010年
8 赖红英;广东“支教置换”培训农村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刘昊;教育部2007年“兑现”多项新政[N];北京日报;2007年
10 成梅;公众认为教师是值得尊敬的职业[N];中国改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春光;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马艳芬;教师教育发展困境的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郑红;教学视频的语义标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禚凯;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评价量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彭迎春;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唐芬芬;教师文化的课堂透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晓梅;课程改革中的课堂师生互动[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成玲;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娜;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孙克波;师范生创造性思维、人格特征及其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力力;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鹏生;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量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白杨;网络环境下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案例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54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54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