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课程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本文关键词:我国地方课程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摘要】:地方课程是我国课程研究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一个尚未引起充分关注的问题。新课程实施10余年来,我国在地方课程开发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然而伴随地方课程建设的逐步深入,碰到的困难和问题还很不少。因此,对地方课程10年来的改革进行盘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地方课程的未来发展走向作出预测,既具有理论意义,也不乏实践价值。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地方课程是一种介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的独立的课程形态,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方课程研究大约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20世纪80年代以前———酝酿阶段,相关研究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乡土教育,历经封建社会的演进和变革,发展到近代乡土教材的研究。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旭东;;知识管理:地方课程的本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文可义;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文可义;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教育导刊;2003年Z2期
3 魏本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变革、困惑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4期
4 应竞丽;关于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女童教育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魏本亚;;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践中的几个焦点问题[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张和仕,张文;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J];宜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罗生全;靳玉乐;;学校课程领导:知识管理的视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08期
8 杨德军 ,程舟 ,李群;中小学地方课程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中小学管理;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2 陈列;中学教师知识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宝玺;地方课程政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传珍;中小学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3 邓友平;基础教育地方课程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宝乐日;内蒙古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探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5 姜宝君;小学开放式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宝权;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徐建华;农村乡土地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孙卫新;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丽丽;马鞍山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杜开颜;福州八中“选课制、走班制、学分制”教育综合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学俊;关于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2年21期
2 文可义;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教育导刊;2003年Z2期
3 李 兵;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张蕾;;教师效能感的研究现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2 吴娇;戴仙凤;;学习风格研究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3期
3 唐兴霖;任鹏;;转型社会的教育公平研究综述[J];学习论坛;2011年07期
4 ;各学段“三生教育”课程安排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1年Z1期
5 权利娜;;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20期
6 殷雪;;浅谈比较教育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8期
7 赵君香;;我国干部远程教育的研究状况与展望——基于1999-2010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论文为样本[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年03期
8 迟艳杰;陆有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哲学与时代的互动[J];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9 周汉平;;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8期
10 李家清;户清丽;;我国课程论与教学论研究现状透视与未来瞻望——基于2010年全国课程论研讨会和教学论年会研究成果的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崔劲松;台湾历史文化教育将纳入省中小学地方课程[N];光华时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林霞;一本无用书 背了一学期[N];山西日报;2010年
3 成尚荣;地方课程培养具有本土情怀的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江苏省原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成尚荣;我们该怎样认识地方课程的地位及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江苏省原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成尚荣;怎样认识地方课程的内容和形态[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记者 李欣瑶 实习生 华夏;甘肃省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N];甘肃日报;2009年
7 江苏省原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成尚荣;地方课程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记者 黄征邋通讯员 梁炜;今春起循环使用[N];长江日报;2008年
9 华严;教育研究:走向更宽广的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本版编辑邋姜丽静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欧群慧 罗吉华;地方课程建设在民族地区大有可为[N];中国民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温润芳;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5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房林玉;作为场域存在的学校课程规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戌星;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胡亚兰;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文献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雪峰;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及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肖菊梅;论我国地方课程的开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宝玺;地方课程政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姜丽静;地方课程刍论——对地方课程未来形态的文化学探索[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宝乐日;内蒙古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探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8 黄爱萍;论学校课程管理及其运行[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林晓;“温州本土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洁;“徐州本土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83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83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