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课程及其实现条件
本文选题:学生课程 切入点:课程主体 出处:《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学生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课程类型——学生课程。学生课程不同于正式的课程或讲授的课程,有其独特的内涵。当前中小学的学校教育中,学生课程处于异化状态,使学生的发展受到影响。在学校课程建设中,要通过健全学校课程制度、增强师生的课程意识、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以及完善课程学习结果评价等途径,使学生课程回归其应然的状态,实现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功能。
[Abstract]:Students are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of curriculum. They should have their own curriculum type-student curriculum. The student curriculum is different from the formal curriculum or the teaching curriculum, has its unique connotation. In the curren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The students' curriculum is in the state of alienation, which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In the course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school curriculum system, strengthen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wareness of the curriculum,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evaluati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curriculum learning. Make the student curriculum return to its state of being, realize its function of promoting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in an all-round and individual way.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3.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郭元祥;;学校课程制度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2 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3 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琴;作为课程形态的教育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韩久建;;课堂互动活动有效性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陈爱傼;实现知识、社会和人三因素的平衡与整合——多元智能理论对课程改革方向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郭法奇;探究与创新:杜威教育思想的精髓[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7 郭法奇;灌输式教育:从怀疑、批判到否定——20世纪西方教育的最大变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8 胡定荣;对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历史、文化与实践的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9 王凯;教育叙事:从教育研究方法到教师专业发展方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10 顾明远;对教育定义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魏良婷;;对“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解与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3 张黎;;汉语言专业经贸方向的课程编制[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红艳;生命与教育——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洪兵;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马志成;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彭兴富;论高校德育环境及其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长伟;实践哲学:教育迷惘中的选择[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亓英丽;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及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姚冬琳;小学社会科整合类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姜丽静;地方课程刍论——对地方课程未来形态的文化学探索[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赵献梓;初级中学德育活动实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5期
2 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6期
3 潘洪建;我国课程实验20年:回顾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2期
4 张廷凯;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上)[J];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01期
5 蒋建华;权力多极化的课程权力定位——超越中央与地方的思维框架[J];教育学报;2005年02期
6 赵汀阳;知识,命运和幸福[J];哲学研究;2001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文桂;;课程改革中教师课程权力的虚置与改进[J];教育探索;2011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龚道敏;追寻认同[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2 广州市少年宫 张建兴;开创现代教学观念[N];音乐周报;2001年
3 常启胜(作者单位: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校本课程:人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2 廖辉;学校课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费汝海;论课程自觉[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郑和;个性课程:本体论追问[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3 柯俊;课程视野中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庆来;学生作为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16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61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