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比较教育研究的批判意味
本文选题:比较教育研究 切入点:教育批判 出处:《学术论坛》2011年05期
【摘要】:教育发展需要批判意识与精神,需要持续地破与立。批判是比较的天然延续,比较教育研究具有教育批判的倾向性和必要性,比较教育研究者具有从事教育批判的优越性和合法性。比较教育研究者在进行教育批判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秉持公共理性,要坚持进行建设性与启示性教育批判,要坚持客观、公允、全面和辩证的基本要求。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needs cr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spirit.Criticism is the natural continuation of comparis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has the tendency and necessity of educational criticism,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ers have the superiority and legitimacy to engage in educational criticism.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criticism, researchers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should insist on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dhering to public rationality, insisting on constructive and enlightening educational criticism, and insisting on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objectivity, fairness, comprehensiveness and dialectical.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教务处;
【分类号】:G40-05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朱旭东;;试论“教育的比较研究”和“比较教育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2 顾明远;对教育定义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3 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4 王强;教育复杂性研究进展[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魏宏聚;猜想与反驳——论教育研究中的教育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23期
6 吴康宁;“教育批判”的困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荣;;基于信息熵的教学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吕一中;自主办学 民主决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陈时见;论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及其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4 陈时见;袁利平;;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与学科生长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5 李联明;;“9.11事件”后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五个发展趋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6 生兆欣;;比较教育,研究什么——20世纪中国学者的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7 阎凤桥;施晓光;;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印度高等教育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8 庞超;徐辉;;区域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背景、意义与实施[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9 薛国凤;余咏梅;;依附论中的关怀——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思想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10 生兆欣;;比较教育,为何研究?——20世纪中国学者的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学飞;;中国大陆公派留学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其成效[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王学松;;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兼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思考[A];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2008年
3 李承文;彭玉高;黎辉;秦索娜;杨娟;;中、美部分院校护理专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全守杰;;德国大学模式新论——论德国研究型大学模式与工科大学模式[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仿松;财政教育投资及其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蒲蕊;学校的自主性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范庭卫;教学过程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9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马宪春;学习技术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红;高等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薪酬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辉;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穗;提高听课项目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如智;推进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原春燕;平山木柄瑶的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范晓滢;江西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成瑶;高校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姚文娟;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中的政府角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9 吕俊蕊;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蔡灿新;复杂性思维方式视野中的教育理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鑫;应用系统论的整体突现原理推进高校学生素质教育[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朱云东,钟玉琢;混沌基本理论与教学设计发展的新方向[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3 董永华;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指导学校德育[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卢辉炬;混沌——理解教育的新视野[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2期
5 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6 朱怡;高校岗位津贴制实施过程复杂性分析和对策探索[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7 徐玉斌,刘雪娉,胡进朝;论教育学与教育实践——对近二十年来我国教育学研究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8 吴兰平 ,靳云全 ,吴时明;教育系统复杂性研究的方法论[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9 杨全印,王江;复杂性教育研究初探[J];开放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10 赵景馥;论耗散结构的成人高等教育系统[J];继续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万作芳;论教育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文侃;;对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历史回顾[J];教育评论;1988年05期
2 柳恕;;全国主要报刊教师教育与管理研究论文篇目辑览[J];师资培训研究;2001年04期
3 ;河北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成立[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4 许明;;坎德尔比较教育思想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5 尼·尼康德洛夫 ,朱希璐;苏联比较教育研究及教改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1991年03期
6 周满生;国际教育局——世界比较教育研究与信息中心[J];比较教育研究;1991年04期
7 平古;;教育类学术期刊论文篇目[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年06期
8 ;《比较教育研究》投稿须知[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9 陈扬光;;围绕着“何谓比较教育”所展开的一场意味深长的争论[J];外国教育研究;1986年01期
10 ;广东高校比较教育研究会成立[J];高教探索;198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耿;;比较教育研究在中山大学的早期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2 郭婕;;比较教育在编辑工作中的应用[A];“新学科与编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3 蓝建;;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视角——也是一种公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4 陈时见;;论雷沛鸿的比较教育研究与应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严奇岩;;王国维与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刘云杉教授简介[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马早明;;民国时期: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初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8 ;顾明远简介[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滕志妍;;关于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孔冬青;周玉国;杨兵;陆峻波;;中美高等教育法比较[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 邹安川;行走在比较教育长河中[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通讯员 焦苇 记者 徐敏;要敢于创新体现示范意识[N];解放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 焦苇;上海在教育上应体现示范意识[N];文汇报;2009年
4 柯伟;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的专家[N];科技日报;2007年
5 褚远辉;教育科研别“替外国人拉洋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张小颐 研文 本报记者 王佳欣 冯威 刘蓓蓓 姚贞 范占英 涂桂林;辉煌“十五”重点工程巡礼(一)[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7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陈永明;从比较教育角度看教师教育[N];文汇报;2008年
8 王长纯;研究教育宏观决策的力作[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石勇 实习生 冯佼佼;江新华:从中专生到博士[N];黄石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宋晓梦;中俄首次开展大规模教育比较研究[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王方良;产品的意义阐释及语意构建[D];东南大学;2004年
4 王舟;女童教育研究二十年的回顾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何光全;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7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吴伟;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学习环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齐泽旭;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美国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伍运文;中国高等教育产业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元伟;比较教育研究中的文化因素思考[D];复旦大学;2011年
2 俞溪;沉浸式外语教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陈鸿昌;中美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李冉;从“看”开始[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5 王春晖;中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为民;中英教育督导制度发展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胡燕;中美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8 张博;知识经济背景下美国高校创新教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9 张豫;关于中日同形词的对比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刘寅子;人教版语文教材与《美国语文》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221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722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