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和招考课程初探
本文选题:教育技术学 + 研究方向 ; 参考:《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摘要】: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的教育技术学迅猛发展,已形成了多层次的培养体系。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面对出现的问题?本文从不同地区、不同院系背景、不同类型学校三个视角,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方向和考试课程进行审视和反思。
[Abstract]:Since the mid-1990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China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has formed a multi-level training system.In recent year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s increasingly grim.Why did this happen?How should we face the problems that have arisen?From three perspectives of different regions, different departments and different schools, this paper examines and reflects on the training direction and examination course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jors through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G40-0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南国农;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发展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宗红;;E-learning与深化高职实训改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蔡冠群;张新民;;对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分析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赵巍;将多媒体技术转化为教学效益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左建军;徐麟;;中医院校多媒体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代海芳;汤菊香;张志勇;;现代化教学中教师的多媒体应用能力[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2期
6 杨玉宝;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的启示[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周丽红;;高校体育课程形成性成绩及基本考核模式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5期
8 苏同福;樊素芳;袁超;周斌;宫长荣;;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芳;师范院校IT资源库建设的媒体素材分类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王丽影;刘媛媛;李建英;;个性化服务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办公自动化;2009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宋琛;赵双;赵桐;;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朱莹;贾永兴;;基于网络的问题式学习方法研究[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3 孙盛萍;杨皓;;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4 吴於人;倪忠强;王祖源;;论高校通用型课程教学网络系统的通用性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5 刘金广;;WIKI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熊娟;;教育信息化对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的挑战[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董倩倩;;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影响的分析与思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凤英;代理签名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模型及实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陶凤翔;高校数字化学习与师生共同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航;网络课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超;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孟宪翔;网络电视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逯昌浩;学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徐送林;知识时代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苏晓勇;高职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法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范艳敏;学习者个体的学习需要分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林凯;探索中国电化教育之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蓁;基于活动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申昌安;运用语义网络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潘懋元 陈兴德;[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汇芬;陈琳;;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变化透视[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2期
2 李世改;孙卫华;李红梅;;近五年教育技术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内容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3 张慧;宁玉文;高岭;马力;高东怀;;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方案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11期
4 张爽;赵蔚;孙立会;;中国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分析与思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08期
5 兴乔;新城;;教育技术装备理论建设的开拓者——记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艾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年01期
6 刘军;赵宇;;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定向分析[J];教育探索;2006年11期
7 张秀敏;王永锋;;中外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7期
8 华帆;;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规范研制工作会”在浙江大学召开[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6期
9 马志强;;2010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暨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在清华大学举办[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10 ;清华举办2010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附录Ⅱ 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研究生导师及工作人员简介[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2 司士荣;马建秋;;我国地热科技论文的统计、定量分析与研究[A];全国地热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谭福泉;;论疼痛研究方向[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交流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文集[C];2000年
4 刘一尘;张谦;何明清;;益生菌剂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万泉;;关于中药“艾必治”的研究方向(药理)及治疗HIV/ARC/AIDS的疗效证论(摘要)[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张旗;杨经绥;邵济安;姚玉鹏;李锦轶;;关于中国蛇绿岩今后研究方向的建议[A];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7 李雍龙;;国内高校寄生虫学主要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A];中国动物学会第八次全国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8 刘利华;姜守忠;李阳春;;脉动热管的实验研究进展[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三届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利华;李阳春;姜守忠;;脉动热管数值模型的研究[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三届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永炎;;中医药学学科建设研究方向的思考[A];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刘观浦 本报记者 于洪光;“农民所需就是我的研究方向”[N];农民日报;2005年
2 国防科技大学 全方;无人驾驶车辆研究方向[N];解放军报;2000年
3 蔡睿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谁来决定基础研究方向[N];人民日报;2001年
4 纪秀君;四部门向科学家征集万个科学难题[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孙中法;未来20年地球科学6大研究方向[N];中国矿业报;2004年
6 记者 王握文 通讯员 葛林楠;凝练研究方向瞄准核心技术攻关[N];解放军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陈小波;“激荡人们思考,而不是代替思考”[N];台州日报;2007年
8 赵笛;海大获批组建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N];青岛日报;2007年
9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郁铭芳;高技术决定研究方向和水平[N];中国纺织报;2006年
10 王国彪;我国工程机械的研究方向[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曹精华;[D];北京外国语大学;1992年
3 单鸿波;基于功能流的机械产品设计过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吕东煜;化学振荡、混沌及其非线性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志华;基于分子印迹聚合膜的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的研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雪梅;功能化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固相微萃取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芳平;聚丙烯酸型两亲接枝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水溶液中自组装行为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罗可;数据库中数据挖掘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9 Ballo Siaka;城市暴雨径流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何晓燕;表面引发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材料[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慧敏;教育技术学专业评估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金娥;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课外拓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丽红;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创业能力培养对策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军;教育技术学专业科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丽英;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资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柳春艳;教育技术学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任丽萍;中美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培养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刘晓霞;我国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基于五所师范大学的案例考察[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9 侯欣舒;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国洪;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42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74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