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农村教师的行业内职业流动:首职收入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27 05:50
【摘要】: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让农村教师“留得住”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探讨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的背后机制则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利用甘肃基础教育调查(2007)数据,基于职业选择与流动模型,通过研究教师第一份工作的收入(下文简称为“首职收入”)解释教师的流动情况。基于离散因变量回归(包括Probit二值响应、Poisson计数回归)的结果显示:第一,对流动的概率而言,不论是教师自主报告的流动还是通过教龄和当前工作单位任教年限差值计算出来的流动行为,首职收入对其影响具有非线性,呈倒U型。具体而言,只有当首职收入高于468元时,其后期流动概率才随首职收入的增加而减小,若首职收入低于468元,即使增加收入,也无法降低其流动概率。第二,对首份教职工作的持续时间而言,首职收入对其首份教师工作持续时间的影响也表现非线性的特征,呈U型。不论教师是自主流动还是被动流动,其首职持续时间均与首职收入存在经济意义上和统计意义上的关系:整体趋势上,首职收入对自主流动教师的首职持续时间影响更大;但在U型拐点的右侧,首职收入对被动流动教师的首职持续时间影响更大。通过检验甘肃农村教师群体内职业流动情况和首职收入之间的联系,本文对农村地区的师资建设工作具有参考价值,对当前的“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等项目的实施和发展有经济上的指导意义。
【图文】:

教师,附表,相关信息,持续时间


图1:前两份教职持续时间逡逑于该教师之前所在学校的相关信息,笔者进行了整理(详见附表2)。肃中小学教师的流动主要发生在本乡内各学校间,其次是县内的其他乡省内流向省外的现象比较少;并且,76.41%的教师是由农村学校流向乡市等较为发达的地区;此外,教师流动一般主要发生在其初任教5年内54.81%,这与Ingersoll邋(2001)的研宄结论基本一致[21]。逡逑上所述,农村贫困地区的学校师资力量明显严重不足,优秀教师“下住”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本文拟通过2007年甘肃基础调研(GSCF职收入的角度探讨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逡逑(二)政策背景逡逑96年,我国针对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提出《关于“九五”期间加强中小建设的意见》,文件指出:“创立教师合理流动的有效体制,实行切实鼓励教师从城市到农村,从强校到薄弱学校执教”。其后,1999年6月“一

教师,职工,概率,持续时间


首职收入对教师职业流动的影响为非线性,呈倒U型(表4第(1)列逡逑中的系数小于1)。逡逑笔者在进行Probit回归前,先对数据进行了拟合,如图3发现,教师首职收入逡逑对其后期流动概率的影响为非线性。因此,笔者根据教师报告的“曾在当前学校以逡逑外的其他学校有过工作经历”的职业流动情况(wove)进行Probit回归时,加入了逡逑首职收入的二次项,借此捕捉其影响的非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教师首职收入显著逡逑影响其流动行为的决策,但该影响确实为非线性影响,且呈倒U型。经过拐点@计逡逑算,结果显示,只有当首职收入高于468元?,即达到平均收入水平的80.6%以上时,,逡逑其后期流动概率才随首职收入的X椉佣跣 ;谎灾字笆杖氪锏揭欢ㄖ岛螅鲥义霞邮杖肟梢杂行Ы档推淞鞫怕省2⑶遥虢鞫怕士刂圃冢玻埃ヒ阅冢蚱涫族义现笆杖胫辽僖锏剑叮福埃吭8媒峁希牵铮欤洌瑁幔猓澹虻睦砺勰P

本文编号:2602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602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d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