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我接纳量表的编制
发布时间:2020-06-27 21:20
【摘要】:自我接纳是一个兼具人文性与科学性的重要心理学构念。在心理学领域,自我接纳概念被提出与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已有研究业已充分表明,自我接纳对个体有着广泛的积极影响,是对个体身心健康、自我完善、幸福生活、成功成才起到增益效果的心理要素之一。然而,目前对中国人自我接纳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待完善之处,迫切需要深入探究中国人自我接纳的内涵、心理特性与结构,尤其是开展对中学生自我接纳结构与测量的研究迫在眉睫。本研究在自我接纳概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质与量的研究方法,探索我国中学生自我接纳的心理结构,开发专门测量我国中学生自我接纳心理的有效工具,并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全文共分为6个部分,2项主研究,涉及被试共1170名。第一部分为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本研究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在理论意义方面,本研究对于深化读者对自我接纳概念内涵的理解、明晰青少年自我接纳结构方面有积极作用,可推进自我接纳理论研究进展。在应用方面,本研究对于探讨青少年自我接纳心理发展特点,开展对其自我接纳心理评估、自我接纳品格养成教育有积极意义。第二部分为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较全面回顾了中外学者关于自我接纳内涵、特性、理论、测量以及功能的观点与研究结论;总结出自我接纳概念界定可从心理成分取向与对象内容取向以及综合取向进行界定;分析出自我接纳是一种包含自我满意与自我坦认两个层面的复杂心理现象,并具有“不执著”“不回避”“不评判”以及“自愿”等特性;可用自我差异理论、合理情绪行为理论等进行解释;测量主要有多维测量与单维测量;在功能方面,自我接纳对个体积极自我的养成、情绪健康的改善以及社会适应的提升均有推进作用。第二,研究不足与问题提出。本研究提出问题:目前研究对自我接纳概念界定尚缺乏良好的操作性;缺少专门测量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自我接纳的实用工具。第三部分提出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研究重难点。本研究以探索我国中学生自我接纳的结构、编制中学生自我接纳量表为研究目标,并以此为导向进行本研究具体工作。但在中学生自我接纳结构调查工具的选择上存在一定难题。第四部分为中学生自我接纳结构的探索。根据本文对自我接纳概念的操作性定义,设计出研究中学生自我接纳心理的调查问卷。调查分为两个部分,调查一为中学生自我接纳开放式调查,其内容包含三个反映操作性定义的开放式问题,调查结果从“自我满意”与“自我坦认”两方面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对112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自我接纳涉及身体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以及物质自我四个方面。针对调查一所用工具在题项设计与应答形式方面的不足,调查二采用半结构式的问题形式,其内容在调查一结果、理论建构以及专家建议的基础上产生,包含78个词汇/词组,另设两个开放式问题作为补充。通过对25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自我接纳涉及总体自我接纳、心理自我接纳、社会自我接纳、身体自我接纳与物质自我接纳五个维度。综合两次调查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中学生自我接纳的结构模型,即中学生自我接纳包含自我满意与自我坦认两个层面,每个层面均包含总体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身体自我和物质自我五个维度。第五部分为中学生自我接纳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在中学生自我接纳理论结构的指导下编制中学生自我接纳初试量表,并在来自全国个别省市807名中学生中进行预试。其中一半数据用以探索性因素分析,另一半用作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检验。最终形成中学生自我接纳正式量表,包含自我满意分量表(24题)与自我坦认量表(22题),各量表均包含5个维度。该量表的信效度基本满足心理测量学要求。第六部分为总的讨论与结论。首先对自我接纳概念与自我改变概念的辩证关系进行讨论,并分析中西方自我接纳的文化差异;其次,对中学生自我接纳结构的合理性进行讨论。再者,从方法学的角度评价本量表的编制所遵循思路与方法的特点。最后,阐述本研究可能的理论贡献,并从中学生自我接纳量表信效度进一步检验以及中学生自我接纳品质养成教育实践两方面进行展望。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现实自我及其特征主动认可与乐意接受的态度特征,是一个包含两种内涵的心理学构念。其一,自我满意,即个体对积极自我及其特征感到满意和喜欢;其二,自我坦认,即个体对消极自我及其特征坦然面对和承认、接受的态度。(2)在结构上,中学生自我接纳包含自我满意和自我坦认两个不同而相互关联的心理层面;自我满意层面包含总体自我满意、心理自我满意、社会自我满意、身体自我满意和物质自我满意五个维度,自我坦认层面包含总体自我坦认、心理自我坦认、社会自我坦认、身体自我坦认和物质自我坦认五个维度。(3)中学生自我接纳量表的信效度基本满足心理测量学的要求,适合测量中学生自我接纳。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4.2
【图文】: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与方差最大正交旋转(Varimax orthogonalrotation)求出最终的因子负荷矩阵,并结合碎石图检验结果提取因子。因子的抽取根据以下几项标准进行:(1)因子特征根大于1;(2)排除交叉负荷过高的项目;(3)碎石图特征(分别见图5-1和图5-2);(4)因素命名;(5)单个因子所包含题项数>3;最终,二者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5-4和表5-5。表5-4结果显示,根据筛选标准,自我满意量表中项目V4、V19、V25、V42、V43等5个项目被删除。最终,自我满意量表共抽取五个因子,包含24项题目,累计解释总变异量的62.107%。因子1主要反映个体对自己心理属性所持积极态度及看法,命名为“心理自我满意”,包含6个项目;因子2主要反映个体对自己总体价值的认可与满意,命名为“总体自我满意”,包含5个项目;因子3主要反映个体对自己社会属性的满意和认可,命名为“社会自我满意”,包含5个项目;因子4主要反映个体对自己所拥有物品或物质生活的满足
包含3个项目;因子5主要反映了个体对自己的身体方面的承认和面对,可命名为“身体自我坦认”,包含3个项目。图5-2 自我坦认分量表碎石图表5-5 自我坦认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题项最大变异直交旋转后成分矩阵共同度1 2 3 4 5V97 0.754 0.588V74 0.728 0.700V85 0.714 0.581V86 0.683 0.611V75 0.640 0.530V92 0.571 0.515V99 0.723 0. 648V96 0.699 0.637V71 0.690 0.597V103 0.637 0.492V93 0.572 0.514
本文编号:2732117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4.2
【图文】: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与方差最大正交旋转(Varimax orthogonalrotation)求出最终的因子负荷矩阵,并结合碎石图检验结果提取因子。因子的抽取根据以下几项标准进行:(1)因子特征根大于1;(2)排除交叉负荷过高的项目;(3)碎石图特征(分别见图5-1和图5-2);(4)因素命名;(5)单个因子所包含题项数>3;最终,二者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5-4和表5-5。表5-4结果显示,根据筛选标准,自我满意量表中项目V4、V19、V25、V42、V43等5个项目被删除。最终,自我满意量表共抽取五个因子,包含24项题目,累计解释总变异量的62.107%。因子1主要反映个体对自己心理属性所持积极态度及看法,命名为“心理自我满意”,包含6个项目;因子2主要反映个体对自己总体价值的认可与满意,命名为“总体自我满意”,包含5个项目;因子3主要反映个体对自己社会属性的满意和认可,命名为“社会自我满意”,包含5个项目;因子4主要反映个体对自己所拥有物品或物质生活的满足
包含3个项目;因子5主要反映了个体对自己的身体方面的承认和面对,可命名为“身体自我坦认”,包含3个项目。图5-2 自我坦认分量表碎石图表5-5 自我坦认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题项最大变异直交旋转后成分矩阵共同度1 2 3 4 5V97 0.754 0.588V74 0.728 0.700V85 0.714 0.581V86 0.683 0.611V75 0.640 0.530V92 0.571 0.515V99 0.723 0. 648V96 0.699 0.637V71 0.690 0.597V103 0.637 0.492V93 0.572 0.5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翠萍;黄希庭;;勇气:理论、测量及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7期
2 聂衍刚;曾雨玲;李婉瑶;;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研究[J];教育导刊;2014年02期
3 陈红艳;;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探析自我接纳[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肖秋萍;钱兰英;;大学生自我接纳问卷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5期
5 苏丹;黄希庭;;中学生适应取向的心理健康结构初探[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6 彭以松;聂衍刚;蒋佩;;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10期
7 李晏;李昊;王长虹;张德甫;苏林雁;;青少年自我接纳意识与网络依赖行为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12期
8 陈红,黄希庭;青少年身体自我的发展特点和性别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9 郑剑虹,黄希庭;自强意识的初步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10 黄希庭,夏凌翔;人格中的自我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2732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73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