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留守大学生研究述评
本文关键词: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李 云1,凌 晨2,汪品淳3
(1.安徽师范大学 皖江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8;2.安徽新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3.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摘 要:早期留守儿童如今已经长大成人,部分成绩优秀的孩子进入大学,成为曾留守大学生。文章对当前曾留守大学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与归纳,从曾留守大学生群体的概念界定、心理健康、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提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认识曾留守大学生问题提供参考。
教育期刊网
关键词 :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239-03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研究》(SK2013B224)
青少年的“留守”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有现象,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早期留守儿童如今已长大成人,部分成绩优秀的孩子进入大学继续学习。从2006年开始,研究人员逐渐关注现已进入大学的“留守儿童”。
多年来,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显示,童年期特别的成长环境、父母的缺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情绪、社会行为、人格、学业等多方面都造成不利的影响[1],留守经历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的消极影响远多于积极影响。伴随其成长,这样的消极影响是否会长期存在?
本文总结过去的已有研究,了解曾留守大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同时期望进一步理解留守经历对儿童成长的真实影响。
一、曾留守大学生研究现状
(一)关于曾留守大学生的概念
目前对童年时期有过留守经历,现在高校就读的学生这个群体的称谓尚没有统一,有多种说法,例如:“曾为留守儿童的大学生”[2]、“留守经历大学生”[3]、“留守大学生”[4]等。在本文中,我们选择“曾留守大学生”这个称谓。
已有研究在界定童年期的留守经历时标准也并不一致。王玉花在研究中界定的留守经历标准为“14周岁及以下,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一次性连续半年以上”[5]。杨雪岭等人将留守经历定义为:16周岁以下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自己留守在家乡[6]。李凡繁界定的标准是:“17周岁及以下,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且时间在半年以上”[7]。
结合留守儿童的定义研究[8],我们总结只要有一方父母外出工作超过半年以上,即可视为留守。而对于儿童的年龄界定参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标准,我们认为是18周岁及以下。
(二)心理健康的研究
研究人员最感兴趣的内容莫过于童年的留守经历是否造成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大学生。谭斌的调查结果显示,曾留守大学生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这四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父母均外出及外出超过3年以上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更高[9]。李晓敏等人的研究指出,曾留守大学生抑郁水平要显著高于其他大学生[10]。李凡繁的研究显示,曾留守大学生的抑郁、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11]。
当然也存在相反的研究结果,温义媛和曾建国调查显示曾留守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12]。
研究结果验证了这一推测:留守经历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一定持续地负面影响。表现在一些因子上曾留守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但是结论并不一致,留守经历对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够清晰。在利用SCL–90进行调查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曾留守大学生群体的平均得分普遍低于阳性筛查标准。正如李颖等研究中的观点:曾留守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总体情况良好[13]。这可能是因为随着认知水平不断发展,他们能够更多的进行自我调节,日趋成熟。而且进入大学后,各高校都开设心理健康课。这对于学生学会心理健康的调节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三)人格特征的研究
曾留守大学生的童年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缺少父母的关心,得不到父母的帮助,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会对其人格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谭杰华采用卡特尔16PF量表,对曾留守大学生的人格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曾留守大学生乐群性、稳定性得分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在幻想性、独立性两方面得分则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14]。徐建财和邓远平采用相同的量表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曾留守大学生在乐群性、敢为性和幻想性这三个因子上的得分要低于普通大学生;在忧虑性、独立性和紧张性上得分则高于普通大学生[15]。温义媛和曾建国利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显示,曾留守大学生精神质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内外向得分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16]。张莉华总结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自我评价低、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退缩、心理发展水平不平衡等[17]。
在不多的几项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曾留守大学生人格与普通大学生人格上存在差异,例如,曾留守大学生更加的内向,在人际交往中易出现困难;生活上长期的自立则让曾留守大学生的独立性优于普通大学生。但是部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不能帮助我们完全理解留守经历对人格的真实影响。
虽然人格特征相对较为稳定,相关研究结果却显示,通过个体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进行长期干预,改善效果明显,但短时间的干预效果在学习生活事件中反弹快、症状反复多[18]。这对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其它研究
曾留守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总体支持)、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一般大学生,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支持、应对方式对曾留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着较好的预测力[19]。杨琴等对曾留守大学生心理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曾留守大学生家庭支持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20]。研究人员还对曾留守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21]、价值观[22]、社会适应[23]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温义媛认为已有研究较为集中反映曾留守大学生的消极特征,忽视部分学生因这特殊经历变得更为坚强。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其对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社会适应水平较高的曾留守大学生进行质性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曾留守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包括:接受现实、成就动机、目标定向、意志坚强、积极乐观、善于学习、情绪调控和社会支持[24]。罗涤和李颖的研究发现曾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包括快乐品质、处事品质、意志品质、奋进品质和亲和品质[25]。早期的“留守经历”也可以是青少年成长经历中的一笔财富。
二、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发展
多数研究带有先入为主的结果预期:留守经历带来的总是负面影响。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因童年期的特殊经历而遭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数据显示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良好。总结已有的研究我们发现,留守经历对青少年的成长存在一定长期的影响,影响的大小则取决于个体本身的心理特征。心理弹性理论认为内、外部的保护性因素,如社会支持、人格特征等可以帮助留守儿童从逆境中恢复。
已有研究多采用统一的心理量表对曾留守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量化统计与分析,这样的平均数据可以反映出总体特征,却无法深入发掘每个留守儿童个体的成长经历。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增加质性研究,探寻留守经历对心理健康、人格等的作用机制。
对曾留守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进行对比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两个群体之间的差异简单归因为留守经历。但是留守儿童成长的负面影响因素并不是单一的。结合众多留守儿童的研究,我们发现研究人员多是进行横断研究。在今后需要更多的纵向研究,对有留守经历的群体,从童年期开始进行追踪调查,这将有助于全面、客观地揭示留守经历对青少年成长的真实影响和意义。
进入大学的年轻人都是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学业上的良好表现可以让儿童获得更多家长和老师的关注,进而保护他们的成长。所以单纯的对曾留守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推广到所有成年的留守儿童群体时,可能存在偏差,我们知道,留守儿童群体中有部分人未进入大学学习,他们大多和父母一起,进入城市工作,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所以对成年后的留守儿童的研究还需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如果对这两者进行对比研究,可能更有意义。
三、结语
留守儿童目前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是对于成年后的“留守儿童”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流动不断加速,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留守儿童的队伍还会继续扩大。
留守经历给大学生带来的持续影响如何?曾留守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现状如何?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而这些研究结论将会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数据。
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状况关系到社会的进步。所以值得研究人员继续关注。
教育期刊网
参考文献:
(1)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5):990–995.
(2)(9)谭斌.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31(6):87–90.
(3)李晓敏,高文斌,罗静,等.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成人依恋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6):748–750.
(4)杨曙民,梁晓颖、李建秀等.某高校“留守”大学生抑郁情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51–52.
(5)(19)王玉花.儿童期留守经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388–390.
(6)杨雪岭,冯现刚,崔梓天.大学生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3):227–233.
(7)(11)李凡繁.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抑郁和社交焦虑——希望和良好寝室关系的保护作用[D].武汉:湖北大学,2012.
(8)郝振,崔丽娟.留守儿童界定标准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40–43.
(10)李晓敏,罗静,高文斌,等.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应对方式、自尊水平及人际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5):620–622.
(12)(16)温义媛,曾建国.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健康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2):146–147.
(13)李颖,王浩,袁利.高校留守大学生现状的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导刊,2012(5):241–244.
(14)谭杰华.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与普通在校大学生人格特征比较[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8,20(4):73–74.
(15)徐建财,邓远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123–126.
(17)张莉华.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6,(12):28–30.
(18)谭杰华.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途径探索[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31(6):114–119.
(20)杨琴,蔡太生,林静.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2):272–274.
(21)徐礼平,王平.有“留守经历”医学生择业效能感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 17(11):1359–1361.
(22)徐礼平.儿童期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以贵州省高校大学生为例[D].遵义:遵义学院,2011.
(23)温义媛.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4)温义媛.“留守经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质性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4):91-94.
(25)罗涤,李颖.高校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8):83–87.
(责任编辑 徐阳)
本文关键词: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2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8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