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大规模在线学习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0 02:55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不断融合,基于开放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特征的大规模群体在线学习方式正在使知识从单向传递走向社会化交互,但完全自组织形式的大规模群体在线学习弊端开始显现,学习者参与度不高、缺乏社交互动等阻碍了实现"联通"的学习目的。受"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和社会学相关理论启发,构建共同体架构并进行实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结合课程问卷调查数据从"任务参与情况""网络结构特征""群体角色分化"三个方面展开效果分析,最终得出三点结论:在任务参与上,指定成员发挥了现实优秀属性并获得良好协作学习体验;在网络结构上,群体学习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在线交互生态;在角色分化上,指定成员表现出较强的共享性、合作性与吸纳性核心作用。 

【文章来源】: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0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大规模在线学习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研究


大规模群体在线学习“社会治理共同体”架构

成员,属性,协作学习,教龄


另外,研究对“指定引领者”成员的任务认同和接受程度以及协作学习能力等进行学前调查,以确定该群体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该措施能成功转变为“治理效能”。首先,调查统计了他们的基本信息,多数成员拥有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教育工作者、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等优秀属性(图2);分布在各个学段,幼儿园5人、小学13人、初中14人、高中27人;职称上,56%拥有高级教师职称,32%为一级教师职称;教龄上,25年以上教龄12人,总体平均教龄在10年以上。因此,人员构成上,“指定引领者”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具有带头引领的潜质。其次,研究调查了成员对任务的认同和接受程度(表3),问卷显示98%的成员认为设计的“任务角色”有意义,并自信能克服任务带来的困难,运用自身智慧来联结群体知识。最后,运用Hwang[31]等对协作学习能力的测量指标,具体可总结为图3所示的7项指标,均值在4.1以上,尤其在“接受同伴建议”和“主动询问交流”上表现出极强意愿。这说明“指定引领者”具备积极主动性,有一定的组织和社交技能,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与同伴进行有效的协作学习。图3 协作学习能力调查情况

倾向性,资源,课程


课程参与水平自我感知良好,基本符合客观事实。问卷从学习时长、论坛浏览频次和发表评论频次等角度来获取“指定引领者”对自身参与水平的认知。首先,数据显示46.67%的人认为自己每周学习时长在1~3小时之间,31.11%的人在4~7小时之间,这基本符合后台导出的时长数据,认知正确;其次,调查了他们对课程论坛的关注程度(表5),48.89%的人表示每周会浏览3~7次,每周浏览量都在3次以上达95.56%,对课程论坛关注程度良好,有论坛交互的倾向;最后,调查了学习者的参与积极性,86.67%的人表示自课程开始后,就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与交流中,并有88.89%的人经常查阅相关资料来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图4)。“指定引领者”的课程参与水平值得肯定,自我报告数据与系统记录的数据基本保持一致,符合客观事实,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问卷填写的真实性和自我认知的客观性。课程掌握水平自我感知度较高,知识收获感明显。研究将五点量表进行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的赋值处理(1~5分),分析“指定引领者”的时间掌握和内容掌握水平,得出每道题的均值,如表6所示。多数人表示能够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学习与交流,这与学前调查的回答是一致的;同时,他们还认为自己获得了课程所传递的内容与意义,并在实践中运用,收获感非常明显。比如有参与者在学习总结中这样阐述“我提出了有关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题讨论,因为我觉得一线教师上好课是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师成长的第一步。好的教学设计如何诞生是年轻教师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就此开展的思考和讨论是有价值的。L老师说‘教学设计就是你为什么这样教,就是指你的设计意图。这节课,你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什么,有什么理论、说明和实践依据,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完成对学生哪些能力的培养和突破。这些都是我们设计一节课时必须充分考虑的地方’”。语言中可以看出该成员对教学设计的深层次的理解和对其他同伴观点的认可,体现了学习者之间的认知与情感交互过程,也证明了他们对于自身所关注的实际教学问题的收获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适应混合MOOC模式:MOOC设计新范式[J]. 姜强,李月,孙洁,赵蔚,刘红霞.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9)
[2]联通主义:“互联网+教育”的本体论[J]. 王志军,陈丽.  中国远程教育. 2019(08)
[3]群体在线学习过程分析:学习者角色的动态转换[J]. 郝祥军,王帆,彭致君,董吉玉.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9(03)
[4]问题支架促进在线知识交互的途径假设与验证[J]. 郝祥军,王帆,汪云华.  中国远程教育. 2019(03)
[5]社会系统理论视域下的在线学习共同体构建[J]. 李海峰,王炜.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6)
[6]联通主义视域下成人在线自主学习导学策略研究[J]. 刘智明,武法提.  电化教育研究. 2017(11)
[7]基于价值创造理论的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价值创造研究[J]. 王诗蓓,王帆.  中国远程教育. 2017(03)
[8]MOOC论坛中“重要的”参与者发言特征分析[J]. 张婧婧,蒋琪,查聿翀.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6(05)
[9]引领式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实施及成效分析[J]. 张文兰,俞显,刘斌.  电化教育研究. 2016(10)
[10]大型定制式区域教师在线培训模式与实现[J]. 王帆,魏本亚.  中国电化教育. 2016(07)

硕士论文
[1]加权社会网络社团发现与节点角色研究[D]. 丁秀红.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46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946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5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