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探究社区理论框架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1-01-30 08:19
  探究社区理论框架为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方法和工具。在过去二十年,研究者围绕该理论框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验证。现有研究综述对研究者了解该理论框架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具有重要价值,但并未阐明该理论框架研究如何随时间演变和发展的。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明过去二十年间,探究社区理论框架研究随时间演变、扩散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通过使用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手段,从基本文献计量分析、关键词突现检测分析、合著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四方面对Scopus数据库近二十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探究社区理论框架研究经历了触发期、探索期、快速发展期、振荡期和成熟期五个阶段,形成了包括技术、学习社区、方法论、存在感、学习效果、学习环境等六个聚类研究主题,其影响力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散,但研究者之间跨机构合作和国际合作相对缺乏,未来研究应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跨文化背景下理论框架的适应性和本土化,关注扩展版"存在感"和实际学习效果。 

【文章来源】:开放教育研究. 2020,26(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探究社区理论框架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探究社区理论框架

框架图,社区,年度,框架


1.年度文献数量演变规律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与探究社区理论框架相关的文献,得到相关研究文献数量的年度分布(见图2),并借鉴全球最具权威的信息技术研究与顾问公司高德纳(Gartner)提出的技术成熟度曲线(The Hype Cycle)分析年度研究文献数量演变规律。技术成熟度曲线主要分析各种新科技的常见发展模式并预测其成熟演变进程。该曲线模型认为,一项新技术从诞生到成熟一般要经历五个阶段:创新触发期、期望膨胀期、幻灭低谷期、稳步爬升期和生产力成熟期 (Fenn et al., 2018)。本研究借鉴参考技术成熟度曲线中与探究社区理论框架研究有一定契合度的阶段,结合年度文献数量的分布特征,认为探究社区理论框架研究在过去二十年间经历了五个阶段:触发期、探索期、快速发展期、振荡期和成熟期。

网络图,作者,团队


文献发表的合著(Co-authorship)行为可以促进研究观点的共享和共同目标的达成,是衡量跨部门、跨地区及跨国别科研合作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构建作者合著网络可为了解某一领域的整体科研合作程度提供有效信息。本研究使用VOSviewer生成作者合著网络图。为了便于展示主要作者的合著情况,只有发文数三篇或以上的作者才会显示在网络图中,共100位作者符合条件,由VOSviewer生成的主要作者合著网络见图3。在图3中,每个圆形代表一个作者节点,圆形半径和面积越大,代表该作者发文数越多,围绕该节点的连接线越多表示其合作者数越多。相同颜色的节点表示这些节点具有较相似的属性,可以划归为一个研究群体或团队。总体看,作者分布较分散。网络图中存在少数几个合作较紧密的研究团队,如以加里森等人为代表的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团队、以艾斯(Ice)等人为代表的美国公立大学系统团队、以谢伊等人为代表的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团队、以加舍维奇(Ga?evi)等人为代表的英国爱丁堡大学团队等。同时不难看出,有部分作者独立开展研究,还有部分作者组成2-3名成员的小型团队。同时,图中除少数团队存在跨团队合作关系外,大多数团队之间不存在连接线。从主要作者合著网络可以推断出,大部分探究社区理论框架的研究者倾向于开展独立研究或仅在同一机构内开展合作研究,跨机构合作和跨国合作相对欠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验取样法(ESM):促进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体验研究[J]. 万力勇,赵呈领,许梦.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6)
[2]网络探究学习社区理论与实证研究发展脉络[J]. 马志强,刘亚琴,孔丽丽.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8(03)
[3]探究社区理论模型: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研究范式[J]. 兰国帅.  开放教育研究. 2018(01)
[4]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外颠覆性创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施萧萧,张庆普.  情报学报. 2017(07)
[5]“探究式社区”理论框架述评及对网络教学的启示[J]. 段承贵.  终身教育研究. 2017(01)
[6]探究社区研究述评与展望[J]. 杨洁,白雪梅,马红亮.  电化教育研究. 2016(07)
[7]文献计量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J]. 邱均平.  图书馆学通讯. 1986(02)



本文编号:3008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008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d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