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远程教育研究2019年度进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1-02-03 04:42
2019年度我国远程教育研究主题分布热点集中,冷热极化程度减弱,"远程教与学""学习者"是热点主题,"管理""技术与媒体""资源""评价"等主题的热度总体上弱于往年。"MOOCs"是延续多年的最热词,"5G"是新热词。"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引发了远程教育实践形态的深刻变化,模糊了远程教育领域的传统边界并渐入主流。多样化的研究视域和学术语境,既展现了远程教育的旺盛活力,也映射了远程教育亟需加强元研究和学科反思。
【文章来源】:远程教育杂志. 2020,3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远程教与学·理论与反思”关键词共现网络(局部)
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三个因素,其中,教学环境由物理环境和虚拟环境组成,教学资源由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组成,教学方式包括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种。深度学习导向的混合式教学,以有意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协同知识建构为核心,包括教师先行引导、师生共同体组建、组内协同建构、组间协同建构和评价反思五个阶段;表现为知识掌握、能力培养以及情感体验三个层面。基于MOOCs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依据内容依托式(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学理念,利用MOOCs和雨课堂进行课前学习、课后巩固,课中内化则依托雨课堂。2. 多情境
场所感是人对场所的情感依恋、身份认同和功能依赖,对学习过程中的人、场所、过程进行干预,可以实现对场所感生成与发展的控制。混合式学习空间以智慧学习环境为基础,以数据分析为支撑,以方法、资源、技术为中心[5]。在虚拟学习空间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情境、主体、客体、活动、共同体和工具等六个基本要素。基于人类知觉的混合式现实学习环境,融通学习者与虚拟世界、现实世界的交互通道,促进着人机交互。教学平台的文化空间设计,可从场景(核心象征、符号)、人(记忆、行为、愿景)、活动(活力、秩序)三维度及其对应要素进行。(四)远程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学分银行与资历框架建设探索:进展、问题与对策[J]. 王海东,邓小华. 中国远程教育. 2019(12)
[2]SPOC论坛中学习者兴趣主题建模及其与学习成效的关系研究[J]. 刘智,刘石奇,李卿,柴唤友,康令云,刘三女牙. 电化教育研究. 2019(12)
[3]新时代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教学变革[J]. 叶宏.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6)
[4]智慧教育视域下混合式学习空间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 陈明阳,阳亚平,陈明,陈展虹. 中国远程教育. 2019(11)
[5]基于在线学习行为数据的人格特质识别研究[J]. 赵宏,刘颖,李爽,徐鹏飞,郑勤华. 开放教育研究. 2019(05)
[6]基于微信的跨文化网络交流互动深度研究[J]. 赵婴,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9(10)
[7]教育现代化体系中四川电大转型发展的方向——写在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成立40周年之际[J]. 尹析明.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05)
[8]教育人工智能(EAI)中的多模态学习分析、适应性反馈及人机协同[J]. 陈凯泉,张春雪,吴玥玥,刘璐.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5)
[9]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对在线学习投入影响研究:学业拖延的中介作用[J]. 黄庆双,李玉斌,任永功,郑玉敏,黄悦悦.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9(05)
[10]2018慕课发展概要与未来趋势——以Coursera、edX、学堂在线、Udacity和FutureLearn为例[J]. 纪九梅,王宇,欧阳嘉煜,汪琼. 中国远程教育. 2019(09)
本文编号:3015917
【文章来源】:远程教育杂志. 2020,3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远程教与学·理论与反思”关键词共现网络(局部)
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三个因素,其中,教学环境由物理环境和虚拟环境组成,教学资源由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组成,教学方式包括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种。深度学习导向的混合式教学,以有意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协同知识建构为核心,包括教师先行引导、师生共同体组建、组内协同建构、组间协同建构和评价反思五个阶段;表现为知识掌握、能力培养以及情感体验三个层面。基于MOOCs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依据内容依托式(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学理念,利用MOOCs和雨课堂进行课前学习、课后巩固,课中内化则依托雨课堂。2. 多情境
场所感是人对场所的情感依恋、身份认同和功能依赖,对学习过程中的人、场所、过程进行干预,可以实现对场所感生成与发展的控制。混合式学习空间以智慧学习环境为基础,以数据分析为支撑,以方法、资源、技术为中心[5]。在虚拟学习空间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情境、主体、客体、活动、共同体和工具等六个基本要素。基于人类知觉的混合式现实学习环境,融通学习者与虚拟世界、现实世界的交互通道,促进着人机交互。教学平台的文化空间设计,可从场景(核心象征、符号)、人(记忆、行为、愿景)、活动(活力、秩序)三维度及其对应要素进行。(四)远程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学分银行与资历框架建设探索:进展、问题与对策[J]. 王海东,邓小华. 中国远程教育. 2019(12)
[2]SPOC论坛中学习者兴趣主题建模及其与学习成效的关系研究[J]. 刘智,刘石奇,李卿,柴唤友,康令云,刘三女牙. 电化教育研究. 2019(12)
[3]新时代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教学变革[J]. 叶宏.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6)
[4]智慧教育视域下混合式学习空间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 陈明阳,阳亚平,陈明,陈展虹. 中国远程教育. 2019(11)
[5]基于在线学习行为数据的人格特质识别研究[J]. 赵宏,刘颖,李爽,徐鹏飞,郑勤华. 开放教育研究. 2019(05)
[6]基于微信的跨文化网络交流互动深度研究[J]. 赵婴,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9(10)
[7]教育现代化体系中四川电大转型发展的方向——写在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成立40周年之际[J]. 尹析明.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05)
[8]教育人工智能(EAI)中的多模态学习分析、适应性反馈及人机协同[J]. 陈凯泉,张春雪,吴玥玥,刘璐.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5)
[9]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对在线学习投入影响研究:学业拖延的中介作用[J]. 黄庆双,李玉斌,任永功,郑玉敏,黄悦悦.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9(05)
[10]2018慕课发展概要与未来趋势——以Coursera、edX、学堂在线、Udacity和FutureLearn为例[J]. 纪九梅,王宇,欧阳嘉煜,汪琼. 中国远程教育. 2019(09)
本文编号:3015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015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