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学习真的会影响学习效果吗?——基于在线学习的分散学习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6 07:19
在线学习活动随时随地开展的特性,引发了人们对碎片化学习的讨论。脑神经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分散学习能够加强学习者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有助于学生在每次学习中消除错误,保留更多的知识并促进知识的迁移。碎片化的在线学习与分散学习方式非常类似。在线学习中是否存在分散学习效应?不同时间间隔对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如何?基于某大学74名大学生的分组实验显示:采用短时间间隔方式在线学习的实验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采用长时间间隔方式在线学习的控制组,短学习时间间隔下学生更容易产生对知识的深度认知加工行为,且学习时间间隔以首次练习正确率为中介因素对最终学习成绩产生影响。该结果说明在线学习中存在分散学习效应;只要保证学习者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能够相对完整地完成所有知识内容的学习,碎片化学习有可能对在线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应将学习时间安排纳入到在线学习设计之中,探索不同类型知识的最优学习时间间隔并进行学习推荐,以更好地适应越来越普遍的碎片化学习。
【文章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0,32(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学生答题界面
因此研究按照题目顺序统计了学生练习的总正确率,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可见短时间间隔组学生练习总正确率始终高于长时间间隔组。进一步将学习间隔时间(TI)作为自变量X,首次练习正确率(FCR)作为中介变量预测其对期末学习成绩(S)的影响,拟合出公式S=0.693×FCR-0.17×TI。结果如图3所示,学习时间间隔对学生成绩的总效应为-0.415,其中学习时间间隔对学习成绩直接效应为-0.17,通过首次练习正确率的中介效应为-0.245(-0.353×0.693)。在固定的学习周期和固定的练习数量的前提下,两次练习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说明学习被分割的次数越少,每次练习题量就会越多,学习更趋于集中化。T1与S和FCR效应量为负值,说明了分散化的练习方式比集中练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进一步将学习间隔时间(TI)作为自变量X,首次练习正确率(FCR)作为中介变量预测其对期末学习成绩(S)的影响,拟合出公式S=0.693×FCR-0.17×TI。结果如图3所示,学习时间间隔对学生成绩的总效应为-0.415,其中学习时间间隔对学习成绩直接效应为-0.17,通过首次练习正确率的中介效应为-0.245(-0.353×0.693)。在固定的学习周期和固定的练习数量的前提下,两次练习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说明学习被分割的次数越少,每次练习题量就会越多,学习更趋于集中化。T1与S和FCR效应量为负值,说明了分散化的练习方式比集中练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五、讨论和启示
本文编号:3325339
【文章来源】: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0,32(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学生答题界面
因此研究按照题目顺序统计了学生练习的总正确率,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可见短时间间隔组学生练习总正确率始终高于长时间间隔组。进一步将学习间隔时间(TI)作为自变量X,首次练习正确率(FCR)作为中介变量预测其对期末学习成绩(S)的影响,拟合出公式S=0.693×FCR-0.17×TI。结果如图3所示,学习时间间隔对学生成绩的总效应为-0.415,其中学习时间间隔对学习成绩直接效应为-0.17,通过首次练习正确率的中介效应为-0.245(-0.353×0.693)。在固定的学习周期和固定的练习数量的前提下,两次练习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说明学习被分割的次数越少,每次练习题量就会越多,学习更趋于集中化。T1与S和FCR效应量为负值,说明了分散化的练习方式比集中练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进一步将学习间隔时间(TI)作为自变量X,首次练习正确率(FCR)作为中介变量预测其对期末学习成绩(S)的影响,拟合出公式S=0.693×FCR-0.17×TI。结果如图3所示,学习时间间隔对学生成绩的总效应为-0.415,其中学习时间间隔对学习成绩直接效应为-0.17,通过首次练习正确率的中介效应为-0.245(-0.353×0.693)。在固定的学习周期和固定的练习数量的前提下,两次练习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说明学习被分割的次数越少,每次练习题量就会越多,学习更趋于集中化。T1与S和FCR效应量为负值,说明了分散化的练习方式比集中练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五、讨论和启示
本文编号:3325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325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