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同伴侵害对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尊和社会支持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8-13 21:12
  采用追踪设计,对贵州省487名留守青少年进行间隔6个月的两次追踪调查,考察同伴侵害对男女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自尊、教师支持和朋友支持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同伴侵害不仅能显著负向预测半年后留守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还能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2)朋友支持可以显著缓解同伴侵害对男女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消极影响:当朋友支持较低时,同伴侵害对男女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消极作用显著,当朋友支持较高时则不存在显著影响;(3)教师支持可以显著缓解同伴侵害对留守女生主观幸福感的直接作用:相对于高教师支持的女生,同伴侵害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低教师支持的女生中更强;教师支持还可以调节留守女生同伴侵害与自尊之间的关系:相对于低教师支持的女生,同伴侵害对自尊的影响在高教师支持的女生中更显著。 

【文章来源】: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3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同伴侵害对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尊和社会支持的作用


朋友支持的调节作用及性别比较

主观幸福感,同伴,朋友,调节作用


此外,同伴侵害×朋友支持对男女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均显著(男:γ=0.11,t=2.00,p<0.05;女:γ=0.12,t=2.29,p<0.05)。依据朋友支持水平的高低分组进行调节效应分析,使用process插件(Hayes,2013)绘制如图2所示的交互作用图。当朋友支持水平较高时(+1SD),T1同伴侵害对男女生T2主观幸福感的负向预测均不显著(男:simple slope=0.04,t=0.26,p>0.05;女:simple slope=-0.09,t=-0.53,p>0.05);当朋友支持水平较低时(-1SD),T1同伴侵害对留守男女生T2主观幸福感的负向预测均显著(男:simple slope=-0.44,t=-2.82,p<0.01;女:simple slope=-0.50,t=-3.36,p<0.01)。这说明朋友支持对于男女生同伴侵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均能发挥缓冲作用。3.3 教师支持对自尊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检验及性别差异

教师,调节作用,性别,同伴


进一步检验教师支持对同伴侵害、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调节作用及性别差异,具体分析步骤同前文。结果显示,数据对男女生模型拟合均良好,男生模型拟合指标是:χ2/df=2.29,RMSEA=0.08,CFI=0.99,NFI=0.99,GFI=1.00;女生模型拟合指标是:χ2/df=1.50,RMSEA=0.04,CFI=1.00,NFI=0.99,GFI=1.00。由图3可见,男女生T1同伴侵害均能显著负向预测T2自尊,且T2自尊显著正向预测T2主观幸福感,但T1同伴侵害只能显著负向预测女生的T2主观幸福感。说明自尊在留守男生同伴侵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95%置信区间为[-0.48,-0.16];在留守女生群体中则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95%置信区间为[-0.32,-0.06]。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支持的调节作用仅体现在留守女生群体中,此时同伴侵害×教师支持对自尊的影响显著(γ=-0.15,t=-2.47,p<0.05),且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显著(γ=0.14,t=2.68,p<0.01)。依据教师支持水平的高低分组进行调节效应分析,绘制如图4、图5所示的交互作用图。由图4可知,当教师支持水平较高时(+1SD),T1同伴侵害对女生T2主观幸福感的负向预测不显著(simple slope=-0.08,t=-0.51,p>0.05);当教师支持水平较低时(-1SD),T1同伴侵害对女生T2主观幸福感的负向预测显著(simple slope=-0.63,t=-4.04,p<0.001)。这说明教师支持在留守女生经历同伴侵害后可能会产生缓冲作用,削弱其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消极影响。然而,由图5可知,当教师支持水平较高时(+1SD),T1同伴侵害对女生T2自尊的负向预测显著(simple slope=-0.32,t=-3.75,p<0.001);当教师支持水平较低时(-1SD),T1同伴侵害对女生T2自尊的负向预测不显著(simple slope=-0.03,t=-0.30,p>0.05)。这说明教师支持可能会加剧留守女生遭受同伴侵害后自尊水平的下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目标内容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叶为锋,卢家楣,刘啸莳,吴燕霞.  心理科学. 2019(02)
[2]留守妇女与儿童焦虑的代际传递: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赵金霞,赵景欣,王美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6)
[3]青少年同伴侵害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心理素质的中介和调节效应[J]. 赵占锋,刘广增,李淑芬,张兴举.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4]青少年早期同伴拒绝、同伴侵害与抑郁的关系:交叉滞后分析[J]. 纪林芹,潘斌,王春燕,娄萍,陈亮,张文新.  心理科学. 2018(03)
[5]亲子依恋与农村留守青少年焦虑的关系:教师支持的保护作用[J]. 赵金霞,李振.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3)
[6]留守儿童的道德判断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基于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的视角[J]. 刘建金,杨韶刚.  开放时代. 2017(03)
[7]流动儿童同伴侵害的特点及与内化问题的循环作用关系:一项追踪研究[J]. 郭海英,陈丽华,叶枝,潘瑾,林丹华.  心理学报. 2017(03)
[8]留守初中生教师支持与学业适应:人格的调节作用[J]. 崔伟,徐夫真,陈佩佩,刘宇鹏,孙浩.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2)
[9]同伴侵害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游戏使用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陈圆圆,张卫,朱键军,喻承甫,张一波,卢镇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6)
[10]社会支持在初中生受欺负与自杀意念间的调节作用[J]. 刘小群,陈贵,杨新华,卢大力,周丽华,苏林雁.  中国学校卫生. 2015(09)



本文编号:3341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341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5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