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教育对个体公平观的影响研究——基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重维度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1-09-03 23:18
  微观个体的公平观对于自身行为决策和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有文献较多地探讨了个体公平感的影响因素,而欠缺对于个体公平观所进行的实证研究。文章利用CFPS2010年度数据,研究了教育对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种公平观的影响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三类公平观的认同程度越高,其中教育对结果公平观念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且教育的这一作用存在着随学历升高而增加的累积效应,采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内生性之后,所得结果显著增强了基准回归分析所得结论。教育主要通过改变个体认知水平和新闻关注频率两种渠道对个体公平观产生影响,并且这一影响在不同性别、不同户籍类型的个体中存在差异。 

【文章来源】:西北人口. 2020,41(05)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教育对个体公平观的影响研究——基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重维度的探讨


图2 个体受教育年限的预测值和实际值

累积效应,学历


为进一步考察不同学历的群体中,教育水平对公平观影响的具体效应,我们根据不同的学历水平生成相应的虚拟变量,以此作为受教育年限的代理变量,并沿用全样本OLS估计作为回归基准,不同学历对公平观影响系数的参照标准均为未受过教育的对象的公平观,回归结果见表2的(4)~(6)列。从起点公平的回归结果来看,小学、初中、高中学历对于样本公平观的影响系数的大小较为接近,绝对效应介于-0.038和-0.044之间,相对效应介于-5.2%和-6.0%之间;从专科阶段或本科阶段开始,学历水平对于研究对象公平观的影响效应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直接效应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09和-0.147,相对效应分别为-14.9%和-20.1%;最后,教育对于公平观的影响从硕士学历及以上开始变得不显著。可以发现,从小学一直到本科阶段,教育对于人们起点公平观念的影响逐渐增大,这说明教育对人们公平观的影响存在一个随学历提高而增大的累积效应。这种累积效应在人们对结果公平的认同程度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从小学阶段一直到本科阶段,学历水平对于结果公平的绝对效应从-0.033增长到-0.263,相对效应从-5.9%增长到-47.2%,但这种影响最终在硕士阶段变得不显著;同样地,教育对于过程公平的影响系数从小学到初中随着学历水平提高而逐渐递增,其绝对效应分别为0.02和0.025,但在高中以后的阶段变得不显著,在博士阶段甚至出现了与一致性系数符号相违背的结果,硕士和博士阶段出现的这一问题可能是由于样本量太小所导致的。为了更加直观地表示教育对个体公平观作用的累积效应,我们绘制了图1。可以看到随着学历的增加,教育对起点公平的相对效应在高中之前基本维持在-5%附近,在专科和本科阶段增加到-15%和-20%,且这一累积效应在结果公平上表现地更为明显。

年限,效应,渠道,变量


表6汇报了加入渠道变量之后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两个渠道变量对个体公平观的影响系数都与受教育年限系数的方向相同,同时渠道变量的加入显著降低了受教育年限对三种公平观影响系数的绝对值。具体来看,对于起点公平而言,综合认知水平这一渠道变量的加入使得受教育年限对公平观的作用系数的绝对值下降了近40%,说明综合认知水平这一作用渠道占比近40%;同样地,关注新闻频率这一作用渠道占比近20%。对于过程公平而言,加入综合认知水平作为渠道变量后,受教育年限影响系数的方向性发生了变化;而加入关注新闻频率作为渠道变量后,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变得不显著,这可能是由问卷中关于过程公平的问题设置所造成的结果;尽管如此,两个作用渠道变量均显著且对过程公平产生正向影响。对于结果公平而言,综合认知水平这一渠道解释占比超过40%,关注新闻频率这一渠道解释占比近10%,但这两个变量的作用渠道占比不能直接相加,因为两个渠道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4284,存在交互影响。假设渠道变量包括了所有的间接影响,为了更加直观地表示排除掉这两个渠道变量以后,受教育年限对于个体公平观的直接效应,使用图3从左至右依次展示了受教育年限对于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偏效应回归结果,两个残差的相关性进一步印证了受教育经历对于个体公平观念的促进作用。


本文编号:3382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382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9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