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与守望:“候鸟型”乡村教师现象审思
发布时间:2021-11-16 13:00
"候鸟型"乡村教师现象业已成为乡村学校的一种新趋向。其中,对子女在乡村学校受教育可能导致其学业质量低下的担忧、对城市便捷美好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城乡教学压力差异的规避等是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缘由。但长期两地奔波会使"候鸟型"教师在"迁徙"与"坚守"的摇摆中消磨教学热情,在"融入"与"孤立"的两难中产生角色认同冲突以及在"理想"与"现实"的张力落差中弱化幸福获得感。今天,使"候鸟型"乡村教师安心于乡村教育,需要从重塑教育愿景激发教学创造力、增强其乡村教育振兴和乡村文化传承创造者的角色认同、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专业发展以及多重保障并举以提升职业幸福感等多方位努力。
【文章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2020,40(Z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候鸟型”乡村教师的生存世界
(一)不同时空中疲于奔波的生活状态
(二)不同场域里繁重的生存压力
(三)不同自我价值定位所呈现的生命图景
二、“候鸟型”乡村教师产生的缘由
(一)对城市优质教育的推崇及乡村教育质量的不自信
(二)便捷的交通保障及对城市美好生活方式的向往
(三)对城乡教学压力差异的规避
三、“候鸟型”乡村教师现象的可能危害
(一)“坚守”与“迁徙”摇摆中教学热情的消褪
(二)“融入”与“孤立”两难的角色认同冲突
(三)“理想”与“现实”落差张力中幸福感的弱化
四、“候鸟型”教师坚守乡村教育的可能举措
(一)重塑教育愿景,激发教学创造力
(二)增强其作为乡村教育振兴中坚和乡村文化创造传承者的角色认同
(三)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增强“候鸟型”乡村教师的专业归属感
(四)多重保障并举,提升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师学习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驱力[J]. 黄晓茜,程良宏. 全球教育展望. 2020(07)
[2]乡村教师乡土社会文化再生产:历史溯源、现实问题与路径探索[J]. 刘小强. 当代教育科学. 2019(12)
[3]城乡张力间的彷徨: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应对[J]. 黄晓茜,程良宏.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9(04)
[4]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助力乡村文化传承路径探析[J]. 顾玉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13)
[5]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传承困境与实践重构[J]. 吕晓娟,马飞. 当代教育科学. 2019(03)
[6]论新时代精神指引下的师范教育[J]. 王兆璟,陆红燕.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7]工作生活两地化: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师职业新样态[J]. 姜超.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7)
[8]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J]. 叶澜. 内蒙古教育. 2016(10)
[9]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生成要素[J]. 熊燕,王晓蓬. 当代教育科学. 2010(03)
本文编号:3498941
【文章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2020,40(Z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候鸟型”乡村教师的生存世界
(一)不同时空中疲于奔波的生活状态
(二)不同场域里繁重的生存压力
(三)不同自我价值定位所呈现的生命图景
二、“候鸟型”乡村教师产生的缘由
(一)对城市优质教育的推崇及乡村教育质量的不自信
(二)便捷的交通保障及对城市美好生活方式的向往
(三)对城乡教学压力差异的规避
三、“候鸟型”乡村教师现象的可能危害
(一)“坚守”与“迁徙”摇摆中教学热情的消褪
(二)“融入”与“孤立”两难的角色认同冲突
(三)“理想”与“现实”落差张力中幸福感的弱化
四、“候鸟型”教师坚守乡村教育的可能举措
(一)重塑教育愿景,激发教学创造力
(二)增强其作为乡村教育振兴中坚和乡村文化创造传承者的角色认同
(三)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增强“候鸟型”乡村教师的专业归属感
(四)多重保障并举,提升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师学习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驱力[J]. 黄晓茜,程良宏. 全球教育展望. 2020(07)
[2]乡村教师乡土社会文化再生产:历史溯源、现实问题与路径探索[J]. 刘小强. 当代教育科学. 2019(12)
[3]城乡张力间的彷徨: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应对[J]. 黄晓茜,程良宏.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9(04)
[4]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助力乡村文化传承路径探析[J]. 顾玉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13)
[5]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传承困境与实践重构[J]. 吕晓娟,马飞. 当代教育科学. 2019(03)
[6]论新时代精神指引下的师范教育[J]. 王兆璟,陆红燕.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7]工作生活两地化: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师职业新样态[J]. 姜超.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7)
[8]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J]. 叶澜. 内蒙古教育. 2016(10)
[9]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生成要素[J]. 熊燕,王晓蓬. 当代教育科学. 2010(03)
本文编号:3498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498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