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和谐劳动课程的内涵、意义与建构
发布时间:2024-01-24 12:30
新时代和谐劳动课程是以自然劳动、社会劳动和生活劳动为主要内容,是以实现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身全面和谐发展为总体目标,是以实现学生热爱劳动与快乐成长,服务集体与奉献社会,自主劳动与幸福生活为基本目标的课程。和谐劳动课程更加关注劳动育人的真实情境,更加注重劳动育人的和谐统一,更加关切劳动育人的创造生成。在和谐"主线"的"串联"下,新时代和谐劳动课程的建构需要系统设计课程目标和内容,和谐推进课程实施,统一把握课程评价,最终构建出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和谐劳动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新时代和谐劳动课程的内涵
二、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课程的意义
(一)和谐劳动课程更加关注劳动育人的真实情境
(二)和谐劳动课程更加注重劳动育人的和谐统一
(三)和谐劳动课程更加关切劳动育人的创造生成
三、新时代和谐劳动课程的建构
(一)课程目标和内容的系统设计
1.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的基本理念
2.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框架设计
(二)课程实施的和谐推进
1.课程实施主体的和谐: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谐一致
2.课程实施场域的和谐:家庭、学校、社会和自然劳动场域的协调推进、协同育人
3.课程组织形式的和谐: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双手与大脑的有机衔接,知行合一
4.课堂教学方法的和谐:探究与合作、观摩与实操、启发与自省有机统一
(三)课程评价的统一把握
本文编号:3883817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新时代和谐劳动课程的内涵
二、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课程的意义
(一)和谐劳动课程更加关注劳动育人的真实情境
(二)和谐劳动课程更加注重劳动育人的和谐统一
(三)和谐劳动课程更加关切劳动育人的创造生成
三、新时代和谐劳动课程的建构
(一)课程目标和内容的系统设计
1.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的基本理念
2.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框架设计
(二)课程实施的和谐推进
1.课程实施主体的和谐: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谐一致
2.课程实施场域的和谐:家庭、学校、社会和自然劳动场域的协调推进、协同育人
3.课程组织形式的和谐: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双手与大脑的有机衔接,知行合一
4.课堂教学方法的和谐:探究与合作、观摩与实操、启发与自省有机统一
(三)课程评价的统一把握
本文编号:3883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883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