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虚拟社区及其互动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儿童虚拟社区及其互动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儿童虚拟社区逐渐成为专属于儿童的自由、健康、快乐成长的网上虚拟互动家园,它既有虚拟社区的共同点,又具有儿童群聚社区特殊的互动法则和动态,它为儿童创建了一种全新的网上社区群聚、交往、娱乐的非竞争性环境,儿童在虚拟世界可以任意选择自己扮演的角色:飞行员、记者、建筑师;儿童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学习、聊天、玩游戏。在儿童虚拟社区,孩子们放飞想象,构筑健康心智及人格,以积极地心态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互动是儿童虚拟社区的核心,互动的各个要素影响着儿童在儿童虚拟社区中的互动效果,无规则的互动给儿童的虚拟世界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阻碍了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而健康互动则有利于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儿童虚拟社区研究成果的调研分析以及对影响互动效果因素的问卷调研进行实证分析,为儿童在虚拟社区中健康互动提供决策和指南,为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发展提供有利的途径。 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六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儿童虚拟社区的产生、现状以及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儿童虚拟社区及其发展状况,主要阐述了儿童虚拟社区的基本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章儿童虚拟社区的互动分析,着重阐述了儿童虚拟社区的互动要素、互动形式以及互动的特点。第四章影响儿童虚拟社区互动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三项内容:第一部分综合分析儿童虚拟社区健康互动建设环境以及儿童虚拟社区的互动行为,在此基础上,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制定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法,确定了影响儿童虚拟社区健康互动效果的三个因素:儿童因素、家长因素,环境因素;第二部分通过SPSS16.0对影响儿童虚拟社区健康互动效果的三个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确定影响儿童虚拟社区健康互动效果的三个因素。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后给予我们的启示。第五章儿童虚拟社区健康互动策略,主要从儿童虚拟社区建设的原则和策略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的。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这部分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创新点以及研究展望。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儿童的角度,对影响儿童虚拟社区互动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儿童虚拟社区健康互动的策略.本研究为儿童虚拟社区提供健康互动策略,促进儿童社会化的成长。
【关键词】:儿童虚拟社区 健康互动 儿童社会化 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9
- 第一章 绪论9-16
-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依据9-12
- 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儿童的上网率增加9
- 二、儿童虚拟社区的兴起及其现状9-10
- 三、儿童的社会化发展10-12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12-13
- 一、社会学意义12-13
- 二、教育学意义13
- 三、心理学意义13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目的13-14
- 一、研究内容13-14
- 二、研究目的14
-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方法14-16
- 一、文献调研法14
- 二、问卷调查法14-15
- 三、访谈法15
- 四、实证分析法15-16
- 第二章 儿童虚拟社区及其发展状况16-27
- 第一节 儿童虚拟社区的概念16-23
- 一、社区的概念及内涵16-18
- 二、虚拟社区及其类型18-21
- 三、儿童虚拟社区及特征21-23
- 第二节 儿童虚拟社区发展概述23-24
- 一、国外的儿童虚拟社区23
- 二、国内的儿童虚拟社区23-24
- 第三节 儿童虚拟社区案例分析24-27
- 一、国外儿童虚拟社区分析24-25
- 二、国内儿童虚拟社区分析25-27
- 第三章 儿童虚拟社区的互动分析27-33
- 第一节 互动与社会互动的内涵27-28
- 一、互动及其内涵27
- 二、社会互动及其价值27-28
- 第二节 网络虚拟社区的互动特征28-29
- 一、虚拟社区中的互动内涵28
- 二、虚拟社区中的互动特点28-29
- 三、虚拟社区中的互动效应29
- 第三节 儿童虚拟社区中的互动分析29-33
- 一、儿童虚拟社区中的互动要素29-30
- 二、儿童虚拟社区的互动形式30-31
- 三、儿童虚拟社区的互动特点31-33
- 第四章 影响儿童虚拟社区互动效果的因素33-46
- 第一节 儿童虚拟社区的互动建设环境33-36
- 一、儿童虚拟社区健康互动建设的环境要求33
- 二、儿童虚拟社区健康互动构建的环境基础33-36
- 第二节 儿童虚拟社区的互动行为36-38
- 一、儿童虚拟社区中的儿童行为36-37
- 二、儿童虚拟社区中的家长行为37-38
- 第三节 儿童虚拟社区的互动效果38-46
- 一、问卷的设计和研究对象38-39
- 二、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过程39-45
- 三、启示45-46
- 第五章 儿童虚拟社区的健康互动策略46-55
- 第一节 儿童虚拟社区健康互动的原则46-48
- 一、文明互动原则46
- 二、创新互动原则46-47
- 三、和谐生态原则47
- 四、平等共享原则47-48
- 第二节 健康互动策略48-55
- 一、儿童的社会化和心理特点48-51
- 二、策略51-55
- (一) 加强儿童虚拟社区绿色环境建设,营造绿色生存空间51-52
- (二) 加强儿童虚拟社区的网络文化建设,增强文化氛围52
- (三) 加强儿童虚拟社区网络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52-53
- (四) 提高儿童的信息素养,提高儿童在儿童虚拟社区的互动能力53
- (五) 打造独特的“纪律”哲学,增强自控、自律能力53-55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55-57
- 第一节 研究结论55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55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55-57
- 参考文献57-59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9-60
- 附录60-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佳桓;;虚拟社区的生存状态及其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陈世联;;儿童社会化解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辛娜敏,王立勋 ,张伟远;远程教育中互动的理念及派别之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7期
4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9期
5 胡凡刚;简论教育虚拟社区[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6 王瑞斌;;玩具、教室和幻想空间——日益繁荣的儿童虚拟世界[J];中国电子商务;2008年04期
7 李名亮;;儿童“虚拟世界”与儿童社会化发展[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8年06期
8 杨银娟;;儿童参与“摩尔庄园”网络游戏的内在动机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年12期
9 张樊;;儿童虚拟社区盈利之路该如何走?[J];互联网天地;2009年10期
10 李逢超;;儿童社会化双重内涵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罗添;[N];北京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立国;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琦;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社会存在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海燕;网络虚拟空间的社会互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红艳;基于教育虚拟社区的教学交往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4 严蓉蓉;网络学习社区中社会性交互分析及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辉;虚拟社区人际互动的社会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尚建新;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交互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洪超;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儿童虚拟社区及其互动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3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03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