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同心县韦州地区女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0 15:04
本文关键词:宁夏同心县韦州地区女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女学作为经堂教育的新兴形式,不仅对回族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在传授民族知识和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学术界涉及穆斯林女学的研究是近三十年的事情,并且数量较少。本文选取宁夏同心县韦州地区女学为研究对象,一方面,研究韦州女学兴起的渊源、发展与现状,并且对各种不同办学模式的女学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另一方面,对女学在当地社区的影响和以后的发展趋势做了简单探讨,从而为学者研究乡村女学提供资料。全文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选题意义、概念界定、相关研究方法及理论说明、调查地点的选择。本部分内容是以对前人研究资料的梳理和总结为切入点,在实际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相关研究概念、研究方法和理论,以及调查点基本情况进行了述论。 第二部分从历史与现状的角度出发,叙述了韦州地区概况及伊斯兰教的传入,分析了韦州女学兴起的渊源及其发展历程。 第三部分笔者以女性、当地人以及文化持有者的多重角色进入田野,对韦州女学的办学模式和不同办学模式下的女学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并且对其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 第四部分以个案调查的方式讨论了女学对韦州社区的影响,并且对韦州女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思考。
【关键词】:女学 伊斯兰教 回族 韦州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5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6
- 一 选题意义8-9
- 二 概念界定9-10
- 三 相关研究10-13
- 四 研究方法和理论说明13-14
- 五 调查地点的选择14-16
- 第一章 韦州女学的历史回顾与现代发展16-26
- 第一节 韦州镇概况及伊斯兰教的传入16-18
- 一 韦州镇概况16-17
- 二 伊斯兰教的传入17-18
- 第二节 韦州女学兴起的渊源18-21
- 一 西北地区穆斯林女学的历史发展18-19
- 二 经堂教育的传承与发展19-20
- 三 伊赫瓦尼的传入20-21
- 第三节 韦州女学的发展历程21-26
- 一 韦州女学的兴起21-22
- 二 韦州女学的发展阶段22
- 三 韦州女学的停顿阶段22-23
- 四 韦州女学的恢复与发展阶段23-26
- 第二章 韦州女学现状调查26-38
- 第一节 韦州女学的办学模式26-28
- 第二节 不同办学模式下的女学28-38
- 一 清真寺办女学28-32
- 二 中阿女校32-34
- 三 妇女学习班34-38
- 第三章 讨论与思考38-50
- 第一节 乡村城镇化背景下韦州女学的兴起38-40
- 第二节 女学对韦州地区的影响40-47
- 一 女学对韦州女性的影响40-43
- 二 女学对韦州经堂教育文化的影响43-44
- 三 女学对韦州地区文化的影响44-47
- 四 女学对韦州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47
- 第三节 韦州女学发展趋势思考47-50
- 一 独立清真女寺的可能创建47-48
- 二 韦州妇女参加社会工作的有效途径48-49
- 三 各类社区服务机构的创建49-50
-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8
- 附录58-62
- 致谢62-64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彬;略论宗教信仰的心理功能[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叶文振;;女性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学科意义[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04期
3 罗伟虹;宗教与妇女的心理需求[J];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02期
4 江波,费翔;临夏穆斯林“女学”研究[J];西北史地;1995年03期
5 马东平;论伊斯兰教法之妇女观[J];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6 董锦霞;;伊斯兰教妇女观的社会性别解读[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金孝立;回族传统教育简论[J];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8 万振新,李强;兰州市清真寺经堂教育调查研究[J];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9 马惠萍;回族教育的当代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10 范若兰;近年我国关于宗教妇女观与妇女地位研究述评[J];世界历史;199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建芳;宁夏吴忠宗教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宁夏同心县韦州地区女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7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07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