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1 16:11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我表露,又称自我暴露或自我揭示,是维持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是人们进行正常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我表露的研究加强了人们对自我的关注,而自尊是自我的核心,为了探讨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本研究采用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JSDQ)、Rosenberg外显自尊量表(SES)和内隐联想测验(IAT)为测量工具,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等统计处理方法对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自我表露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主要考察了大学生自我表露的特点,所得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偏爱的表露目标人依次是同性朋友、母亲、父亲、异性朋友,其中对母亲的表露显著高于对父亲的表露,对同性朋友的表露显著高于对异性朋友的表露,对父亲的表露显著低于对同性朋友的表露,对母亲的表露显著高于对异性朋友的表露。(2)大学生对异性朋友的自我表露在文理学科上差异显著,文史类大学生对异性朋友的表露显著高于理工类大学生对异性朋友的表露。(3)大学生对同性朋友的自我表露在是否是独生子女这一变量上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大学生对同性朋友的表露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对同性朋友的表露。(4)大学生偏爱的表露主题依次是学习工作、爱好兴趣、钱、态度观点、个性和身体,其中大学生对个性的表露在民族这一变量上差异显著,蒙族大学生对个性的表露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对个性的表露。 研究二主要考察了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自我表露的关系,所得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的内隐自尊是存在的,但是它与外显自尊不相关,属于两个不同的自尊结构。(2)不同自尊结构的个体在对父亲的表露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外显高内隐自尊的个体在对父亲的表露上要显著高于低外显高内隐自尊的个体和低外显低内隐自尊的个体,高外显低内隐自尊的个体在对母亲的表露上要显著高于低外显低内隐自尊的个体。(3)不同自尊结构的个体在对钱和身体这两个主题的表露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外显高内隐自尊的个体在对爱好兴趣、个性和身体的表露上要显著高于低外显低内隐自尊的个体,高外显高内隐自尊的个体在对钱的表露上要显著高于低外显低内隐自尊的个体和低外显高内隐自尊的个体。(4)大学生的外显自尊与对父亲的自我表露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对其他目标人的自我表露相关不显著,内隐自尊与表露目标人无显著性相关。(5)大学生的外显自尊与自我表露呈显著性正相关,内隐自尊与自我表露无显著性相关,其中大学生的外显自尊与自我表露问卷的总均分及态度观点、钱和个性这三个维度呈显著性正相关。
【关键词】:外显自尊 内隐自尊 自我表露 大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1 文献综述11-25
- 1.1 自我表露研究概述11-20
- 1.1.1 自我表露的概念界定11-12
- 1.1.2 自我表露的分类12
- 1.1.3 自我表露的相关理论12-14
- 1.1.4 自我表露的原则14-15
- 1.1.5 自我表露的功能15-16
- 1.1.6 自我表露的相关研究16-20
- 1.2 自尊研究概述20-24
- 1.2.1 自尊的概念界定20-21
- 1.2.2 自尊的分类21-22
- 1.2.3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22-23
- 1.2.4 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结合23-24
- 1.3 自我表露与自尊关系的已有研究24-25
- 2 问题提出25-27
- 2.1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25-26
- 2.1.1 已有研究的不足25-26
- 2.1.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26
- 2.2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26
- 2.3 研究意义26-27
- 3 研究过程与结果27-45
- 3.1 大学生自我表露的特点分析27-33
- 3.1.1 研究目的27
- 3.1.2 研究假设27
- 3.1.3 研究方法27-28
- 3.1.4 结果分析与讨论28-33
- 3.2 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33-45
- 3.2.1 研究目的33
- 3.2.2 研究假设33-34
- 3.2.3 研究方法34-35
- 3.2.4 结果分析与讨论35-45
- 4 研究结论45-46
- 5 建议46-47
- 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47-49
- 参考文献49-52
- 附录52-60
- 致谢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英;大学生自我表露的比较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军;;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3 智银利;陈会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0期
4 李林英,陈会昌;大学生自我表露与人格特征、孤独及心理健康的关系(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3期
5 耿晓伟,郑全全;中国文化中自尊结构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6 吴明证;水仁德;孙晓玲;;自尊结构的压力调节作用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7 杨福义;梁宁建;;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多重内隐测量的视角[J];心理科学;2007年04期
8 刘艳;邹泓;蒋索;;青少年与同伴的自我表露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年01期
9 蔡华俭;内隐自尊效应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3年06期
10 田录梅;张向葵;;高自尊的异质性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9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0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