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成瘾是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普及而产生的个体在网络使用中,过度沉醉于网络中储存的虚拟的交互式经验和信息,长期和现实社会脱离,从而引发生理机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受损的一种过度行为。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近年来心理学、临床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正处于身心发展中的大学生,具有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喜欢追求时尚,自控能力弱、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形成的特点,其学习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决定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具有更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本论文以四川农业大学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团体咨询、单独访谈、个案研究等形式,进行了临床实验和数据测量。首先对4名不同网络成瘾水平大学生被试进行了6次的临床心理干预实验与观察,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学生个性化特点,同时又对其中1名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进行了个案实验研究。采用团体咨询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验证干预方案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利于发现代表性的案例和建立完整的干预体系。 对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现象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特征,找出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生理机制,并验证治疗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研究所提出的“三阶段四因素”干预模型和“阅读情绪疗法”结合了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情境,利用大学图书馆的便利设施,具有易操作的特点。并经过实践检验表明可以明显缓解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网瘾症状及促进他们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帮助他们逐渐摆脱网络成瘾的困扰,使其回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最后对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及干预的对策进行了整体讨论。为高校建立大学生网络成瘾防治体系提出建议。对各高校有借鉴作用,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成瘾 心理干预 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7;G444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的意义11
- 1.3 网络成瘾概念的界定11-14
- 1.3.1 网络成瘾的概念11-13
- 1.3.2 与网络成瘾有关的概念13-14
- 1.4 研究现状14-18
- 1.4.1 国外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14-16
- 1.4.2 国内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16-18
- 1.5 研究目标及研究思路18-19
- 1.5.1 研究目标18
- 1.5.2 研究思路18-19
- 1.6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19-20
- 1.7 本研究的创新20
- 2 本研究相关依据20-27
- 2.1 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20-21
- 2.2 网络成瘾的生理机制21-22
- 2.3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分析22-25
- 2.3.1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个性特征22
- 2.3.2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身心发展特点22-23
- 2.3.3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压力23
- 2.3.4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学校教育偏差23-24
- 2.3.5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教养方式24
- 2.3.6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文化因素24-25
- 2.4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独特性25-26
- 2.5 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的团体咨询理论26-27
- 3 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的实证研究27-42
- 3.1 团体干预的过程及结果分析27-36
- 3.1.1 阅读情绪疗法的提出27-28
- 3.1.2 "三阶段四因素"干预模式的建立28-30
- 3.1.3 研究对象30-31
- 3.1.4 研究工具31-32
- 3.1.5 实验结果与分析32-36
- 3.1.6 小结36
- 3.2 个体干预的过程及结果分析36-41
- 3.2.1 个体干预的目的37
- 3.2.2 研究对象37
- 3.2.3 实验前研究对象的简况及主述37-38
- 3.2.4 个体的临床诊断38
- 3.2.5 个体被试的具体干预过程及方法38-40
- 3.2.6 研究结果与分析40-41
- 3.3 实证分析结论41-42
- 4 讨论42-44
- 4.1 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分析及完善方向42-43
- 4.2 本研究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43-44
- 5 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及干预的相关建议44-48
- 注释48-50
- 参考文献50-57
- 致谢57-58
- 附录58-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坤;洛扎诺夫暗示教学法的技术特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2 王浩;网络人格的异常心理及矫正[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01期
3 宋爱芬;史学武;梁蓉;;网络成瘾干预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展望[J];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邵智,杨容,罗康玲,郑涌;心理治疗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6期
5 马芳;网络成瘾诊断标准述评[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郎艳;贾福军;李恒芬;;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7年04期
7 乔海涛;王粲;;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动因分析及矫治探讨[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8 宋燕;;网瘾界定和治疗需要综合考量[J];华章;2009年23期
9 罗明,林玲;网络对人格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10 姚应水,高尘,金岳龙,王珥梅,叶冬青;医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现况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丽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特性与预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欧居湖;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维宇;上海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铮;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现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王传h
本文编号:436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36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