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绿色教育的意蕴与纲领

发布时间:2017-06-10 20:06

  本文关键词:绿色教育的意蕴与纲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常意义上的绿色教育即指环境教育,意在通过教育促进环境保护。但它经常需要借助环境来进行,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或专门的课程来进行。然而即便这种作为工具的环境也只是"环境教育的体系"或"环境教育的微观环境",与作为保护的对象的外部大环境并不一致。"可持续发展教育"将环境问题与广泛的社会发展问题对接,但现实的教育依然只是一种与真实的社会与自然环境相脱离的实践。我们在脱离环境的条件下进行教育的替代办法,就是人为地建构一个学校教育的理性环境,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在此依然缺位;事实上要改变我们的环境,必须首先改变我们自己。或者更确切地说,要保护好环境,必须首先保护好我们自己。因此,有必要重提一个国际性的、教育学意义上的、更为宽泛的环境概念,善待环境中的各种制度的、关系的、文化的、亚群体的和个人的资源,将教育真正建立在环境影响的基础之上,并致力于一个能平抑我们理性冲动的社会生态系统的建设。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
【关键词】绿色教育 环境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 生活教育 教育生态
【基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绿色教育”合作项目理论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0-052
【正文快照】: 一、显性的“绿色教育”:环境教育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强烈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一种服务全体公众、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促进环境保护的环境教育国际计划。自此以后,环境教育的问题就成了国际上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一个热点问题。“绿色教育”就是在这一过程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康永久;教育中的制度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张九海;;作为思维方式的科学发展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周育国;石曲;;公共理性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周洪英;朱传耿;;基于城乡互动的淮安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6 李艳;陈瑛;王晖;;发展极理论在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7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刘名;;高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秦俊巧;;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刘婉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开展大班教学后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2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李劲松;;杜威教育目的观中的民主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高迎爽;;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杜威教育思想的一种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郑玉飞;;理想与热情的教育实践者——三位美国教育家与设计教学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曹玉杰;;从主动作业到研究性学习——儿童、课程、社会联系的纽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宗先鸿;;《爱弥儿》的传入及对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巩芳;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9 熊凤山;山区农村经济发展范式与战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孙长江;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瑞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长极的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孔黎明;产业集聚理论在济源工业产业布局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09年

8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王泓砚;辽宁高职旅游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问题及成因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John Huckle;;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在中国[J];基础教育课程;2006年09期

2 柴慈瑾;田青;杨珂;段玉山;宋旭红;;全球环境教育的进展与趋势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欧阳志远;前景广阔的“绿色教育”[J];科技导报;1994年02期

4 黄宇,田青;“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的回顾与启示[J];环境教育;2001年03期

5 王民;蔚东英;霍志玲;;论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黄宇;"绿色学校"辨析[J];环境教育;2005年01期

7 卢越;赵崴;;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发展导论[J];理论观察;2009年01期

8 祝玉敏;;两岸四地探索环境教育——第四届可持续发展教育论坛在澳门召开[J];环境教育;2011年05期

9 邱容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环境教育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Z1期

10 曹奇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活动研究[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军;;从环境教育的视角探讨环境保护法的修改[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2 陶李敬;;环境问题和环境教育[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3 王民;蔚东英;霍志玲;;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关系研究[A];2007年海峡两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华同旭;;21世纪环境教育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李玲;;给孩子们一个绿色的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6 周涛;;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7 陈延东;;我们是这样开展环境教育的[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王津;王伟彤;陈南;;高校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和自身能力建设[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9 侯朝炜;;生态博物馆运作环境教育流动教学车之初探[A];以人为本促进科普场馆协调和持续发展——2004年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海南研讨会论文论文集[C];2004年

10 肖征;李远蓉;;新课程视野下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STSE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探析[A];重庆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郝东方;环境教育将进入基础教育新课程[N];大众科技报;2005年

2 记者 丁洪美;绿色教育植根我国中小学[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3 马红梅;重视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N];人民代表报;2001年

4 记者 刘晓军;绿色教育行动第二阶段启动[N];科技日报;2000年

5 记者 王明毅;BP再次资助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N];中国石油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铁铮;要把绿色教育当成一个教育体系[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7 记者 顾淑霞 周襄楠;让“绿色”深入每个学子的内心[N];新清华;2009年

8 杨军 陈瑾;用绿色教育诠释“田园城市之美”[N];成都日报;2010年

9 王咏梅;绿色教育滋润孩子心田[N];黑龙江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梁杰;孕育希望的绿色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久生;环境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施案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宫长瑞;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徐湘荷;生态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吴祖强;基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全校性环境教育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陆静;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东海;全人教育思潮与高等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戴秀丽;生态价值观的演化及其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孙岩;居民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彭立威;生态人格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宁宁;可持续发展与中学地理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向美霞;中学环境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影;课堂教学实施环境教育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鄂晓红;在生物教学中开展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罗晓燕;日本大学环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6 邓文辉;语文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谷晓峰;在普通高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实践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小曼;中学生物课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影响因素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立姗;高中生物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长才;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绿色教育的意蕴与纲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39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0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