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
本文关键词: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课程在我国已初具规模,但由于没有权威的评价标准使其发展受限,准确的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十分必要.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切实发现我国网络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在阐述网络课程评价的含义及相关理论基础上,实施问卷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发现网络课程评价体系中重要的因素为媒体界面的交互性,学生和学习资源的交互性,教师的参与程度,学生的参与程度及交互的教学设计.最后结合调研得到网络课程评价体系建构的对策和研究结论.
【作者单位】: 长春工业大学信息传播工程学院;
【关键词】: 网络课程 评价 评价标准 体系建构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网络课程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进行相应的远程教育或是教育指导.中国的网络教育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可以说是刚蹒跚学步.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在网上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时尚的举动,更是逐步自我充实,实现自身各方面素质提高的必要途径.目前,网上大学如雨后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真;岳从远;冯路;;国外网络教学的发展状况和启示[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2 谢绍平;李盛聪;;论当前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问题与改革[J];成人教育;2006年02期
3 李中华;我们到底应如何来设计与开发网络课程[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t$,陈庚,袁希岚;网络课程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5期
2 姜强,赵蔚,王朋娇;引发学习动力的游戏式网络课程的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1期
3 李洁;;高师“运动生理学”网络课程设计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4 刘珍芳;;高校专业网络资源库建设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5 柳怀;英国开放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启示[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赵可云,李晓岩,赵国庆;从梅瑞尔首要教学原理看网络课程的设计[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刘爱东;发挥系统优势 实现学习资源建设质与量的提升[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杜杉杉;;关于远程教育文字教材建设的认识[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9 马颖峰,贺宝勋;网络游戏式活动课程——游戏与教育结合的平衡点探微[J];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06期
10 赵可云,赵国庆,李晓岩;对网络课程设计原则的探讨——从梅里尔首要教学原理看网络课程的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凡刚;教育虚拟社区交往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建伟;基于交流的电大远程教育印刷文字教材设计及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2 诸峰;基于网络学习的形成性评价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3 殷亚林;电子游戏与课程整合的价值发掘和模式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汤益芳;美国高校整合网络教学资源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梁淑芬;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计算机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5年
6 马贵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敬光;情境化学习环境中教师工具的研究与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崔晓;远程教育中基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导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汪学均;教育数字游戏的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樊强;网络课程中学习指导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海花,周元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网络课件开放工程的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5期
2 徐t$,陈庚,袁希岚;网络课程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5期
3 王朴;美国TILT的教学设计及其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年01期
4 陈乃林;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设计简论[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5 贾瑞凤;网络课程中适应性教学策略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志;;国内高校网络课程缘何不给力?[J];教育与职业;2011年19期
2 岳建岭;朱颖;;网络课程的教学系统设计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9期
3 张淞;田蓉辉;袁建林;;基础教育阶段网络课程现状的调查分析[J];学周刊;2011年25期
4 李涛;;浅谈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经营管理者;2011年17期
5 夏曼;陈珊珊;;浅谈非结构化网络课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18期
6 于远涛;;浅析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S1期
7 王利;张景生;赵厚福;高国元;;新课程观与网络课程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8期
8 鲍小忠;冉宇瑶;蓝庆青;;开源技术整合于高等教育教学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4期
9 李新;;网络课程学习日志系统的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周强猛;郭辉;;普通高校拉丁舞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君昌;;赏识引领,和谐发展——浅谈运用赏识性评价,促进民办学校教师专业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刘起丽;张建新;王丙丽;;新形势下网络课程在农科远程教育中的应用[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3 曾們;;《健康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于战科;陈姝;张文;;网络课程教学设计要点分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马东元;;浅谈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制作[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吴佳德;;实施教师自我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7 李伟国;;成人网络教育中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及其对策探索[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薛惠珍;;军队院校网络教学系统应用现状分析[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9 吴若菁;;遗传学网络教学的建设[A];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C];2010年
10 张岩;;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网络课程质量的评价[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李贺;网络课程设计初探[N];学知报;2011年
2 通讯员 周炜;国产网络公开课能否“一课风行”[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高琰 白银区王岘学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N];白银日报;2009年
4 通讯员 高旦萍 何佳 记者 李水根;浙江统一学校卫生评价标准[N];健康报;2010年
5 孙常青;是努力方向不是评价标准[N];中国教师报;2005年
6 记者 余冠仕;网络课程咋算好[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商报记者 晓雪;“网络公开课”成为教育新潮[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8 娄骏;“精确教学”提升教学质量[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9 雷泓霈;“淡化分数”的评价标准是教育福音[N];工人日报;2009年
10 Greg Kearsley、张晴、张来春;网络教学适合你吗[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名卓;网络课程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朝军;网络课程效能自动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俎媛媛;真实性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梁红京;区分性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佑林;外语教育网络化的理论思考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恺;基于DEA和多元智能的教育信息管理理论与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春蕾;《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课程中“内容组织方式”部分的设计与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瑞霞;基于课型的网络课程结构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艾辉;关于构建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4 王瑞娥;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梁燕飞;高中信息技术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林钦;基于混合学习的研究型网络课程实施效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凯;《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课程中“内容呈现模式”部分的设计与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9 乐玉玲;基于网络课程评价规范(CELTS-22.1)的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尚广海;基于Web的网络课程研究与实践[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52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