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学的兴起、失范与规范
本文关键词:生成性教学的兴起、失范与规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成性教学作为新课改的核心理念,顺应了人性解放的需要,这是其兴起的根本动因与价值所在。但是由于一些研究者把哲学上的"回归生活世界"及其生成性思维不加批判地用于教学理论,加之新课改中出现的"非此即彼"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对生成性教学的认识出现偏颇,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固化""泛化""偏化"的失范现象。要克服这些失范现象,落实生成性教学的教学价值,促使新课改的深入化,需要合理认识生成性教学的生成本质,明确生成性教学也需要符合目标导向规范与学科文化规范。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 新课程改革 学科文化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新课程理念凸显了教学的“生成性”,诸如对探究、合作、交往、理解等话语的倡导,促使生成性教学在国内教学研究中兴起。然而,人们却将更多的视点放在原有话语的批判与解构上,对生成性教学本身的认识显得混乱,没有从更深刻的角度来理解其兴起的动因,也无法探明引发实践的理论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余文森;;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5期
2 孟凡丽;程良宏;;生成性教学:含义与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01期
3 李雁冰;程良宏;;生成性教学:教学哲学的分析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08期
4 徐学福;;论探究学习的失范与规范[J];教育学报;2009年02期
5 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韩传信;;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提升途径的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杨凤仙;;关于校本教研建设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周志刚;孟娜;;对话教学现实问题透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张锦智;张春秀;;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主体间性视角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徐在中;;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岳伟;;论关注学生快乐体验的大学课堂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汪思锋;;试析雅斯贝尔斯的师生生存交往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学教育普及和发展中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钱霞;;英语课堂的生成≈学生思维的创新——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9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朱晟利;;再谈以人为本的教育[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文慧;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秋丽;基于探究性学习环境的初中生批判性思维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宋少婷;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晓楠;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旭东;;现代性教学理论批判[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2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3 张俊;姚爱祥;;别让科学探究活动走过场[J];科学课;2006年03期
4 刘良华;;人的素质与身体教育学[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17期
5 张华;;中国教育需体现民族文化的美丽精神[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18期
6 李雁冰;程良宏;;生成性教学:教学哲学的分析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08期
7 陈杰;建构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新型关系[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9期
8 李小波;;知识的传递还是经验的改造——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2期
9 程良宏;李雁冰;;教学生成:为了学生的精彩观念和幸福生活[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3期
10 张华;;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辉;;让生成性教学迈入纵深——基于“伪生成”和“乱生成”的批判[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8期
2 林明鑫;许利闽;;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3 王生;;历史课程生成性教学中应避免的几个误区——由教学案例“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引发的思考[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02期
4 肖剑;;生成性课堂教学更需要精心的预设[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6期
5 周昱颖;;浅谈数学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03期
6 王芝花;马海峰;;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应用生成性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5期
7 姜海燕;姜德刚;;生成性教学的实践诉求——从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谈起[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10期
8 姜海燕;;生成性教学的实践诉求——从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谈起[J];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11期
9 李冲锋;;新课程改革中阅读教学范式的转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朱向阳;;小学数学生成性教学案例评析[J];湖南教育(教育综合);2006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勤娣;尹东妹;;反思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2 宋庆发;;春天的落叶让人迷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倾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陈涛;;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郝文凤;;新课程高中英语探究式学习模式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5 燕兴权;;试论课程改革中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途径[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6 张志前;;新课程·新技术·新变革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初中物理新课改的实践及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子圣;;浅议课改中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8 郝健;;几个语文教学现象留给我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9 陆守明;;农村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10 唐炎;郭礼;禹文;;运用“黑箱”理论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审视[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云 王桃兴;楚雄市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N];楚雄日报(汉);2010年
2 李宝庆 靳玉乐;协商课程对新课程改革有何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赵小雅;在反思中前行[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吕益新邋本报记者 蓬国龙 周军;实施新课改 促进新理念[N];黔西南日报;2008年
5 晴隆县大田中学 华媛媛;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实施新课程改革[N];贵州民族报;2010年
6 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九中学校 谢丽卿;坚定信念 强化意识 优化方法 提高成效[N];山西科技报;2010年
7 任杰慧;新课程改革呼唤高素养的语文老师[N];中国改革报;2005年
8 蒋国和 (作者系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校长);用科学发展观把握新课程改革[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9 陈善哲 王娜;当新课程改革遭遇高考[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中学 董大肆;新课程培训不是走过场[N];中国体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迎杰;生成性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4 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7 万伟;亦续亦断[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袁磊;“农远工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芳;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蔡建忠;新课标下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玲;新课程改革下我国优秀中学英语教师素质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映鹏;新课程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施小娟;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军;新课改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范永红;新课程实施中地理教师反思性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阮茜;中小学校新课程改革中的的教师评价问题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郭媛;高中新课程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本章;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生成性教学的兴起、失范与规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3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93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