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少年学生性别角色期望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5 13:29
本文关键词:当代青少年学生性别角色期望的研究
【摘要】: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性别角色期望进行研究。性别角色期望的形成固然有其生物性的基础,也受到社会的影响。探究社会个体的性别角色期望的现状,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社会现象。以便使家庭、社会、学校、传媒等各方面为塑造个体的社会性别协调合作,以塑造更适合社会进步的性别角色,这就是本文的目的与意义所在。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法,采用贝姆的性别角色量表对曲阜和西宁的300名被试进行测试,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处理,掌握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性别角色期望的现状。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概述前人的研究、呈现数据处理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性别角色期望存在地区差异; 2.性别角色期望存在交互效应; 3.性别角色期望以双性化为主。 良好的性别角色期望的形成,要靠家庭、社会、文化氛围、学校、朋友等各方面的共同作用,其中值得指出的是父亲对子女性别角色期望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虽然大众传媒对性别角色期望的影响所占比例不到百分之十,但是由于现代信息的高频率、广覆盖、新异性,能满足青少年对信息的需求,故而我们也应扬长避短,使大众传媒能为良好性别角色期望的形成做出贡献。 对于双性化是否从各个方面都优于男性化或女性化,暂时还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这需要采用钱铭怡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做进一步的调查,分析男性的男性化均分、女性化均分和女性的男性化均分、女性化均分,以及他们的社会适应情况、人际关系情况、幸福感等。
【关键词】: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期望 双性化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5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9-10
- 1.1 问题提出9
- 1.2 研究的意义9-10
- 第2章 研究综述10-19
- 2.1 性别角色期望概念的界定10-14
- 2.1.1 性别的概念及意义10-11
- 2.1.2 性别角色的界定11-13
- 2.1.3 性别角色理论13-14
- 2.2 性别角色期望的国内外研究14-18
- 2.2.1 性别角色期望的国外研究14-15
- 2.2.2 性别角色期望的国内研究15-18
- 2.3 已有研究的不足18-19
- 第3章 研究方法19-21
- 3.1 研究假设19
- 3.2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19-20
- 3.3 研究对象20
- 3.4 施测过程20
- 3.5 数据处理20-21
- 第4章 数据处理的结果分析21-32
- 4.1 对被试自身变量和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21-23
- 4.1.1 对被试自身变量的描述性统计21-22
- 4.1.2 对被试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22-23
- 4.2 四类性别角色分类标准并对其进行描述统计23
- 4.3 多元方差与事后比较的处理结果23-27
- 4.3.1 对个体自身变量进行分析23-25
- 4.3.2 对被试的相关人口变量进行分析25-26
- 4.3.3 交互效应26-27
- 4.4 卡方检验27-29
- 4.4.1 被试自身变量上的卡方检验27
- 4.4.2 被试相关变量上的卡方检验27-29
- 4.5 对性别角色期望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29-32
- 第5章 分析与对策32-39
- 5.1 结果分析32-36
- 5.2 对策36-39
- 第6章 结论39-41
- 6.1 本论文的结论39
- 6.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39-41
- 参考文献41-43
- 附录43-51
- 一 问卷43-47
- 二 图表47-51
- 图147-48
- 图248-49
- 图349-50
- 图450-51
- 致谢51-52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5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小帆;济南市青少年宫的市场化运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22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2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