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基于网络的多元形成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4 10:22

  本文关键词:基于网络的多元形成性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开放教育 形成性评价 多元评价 组卷算法


【摘要】:形成性评价是开放教育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开放教育课程学习目标,即知识性学习目标、学习能力目标和情感性目标出发,构建了多元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管理运行机制及系统架构。并根据多元形成性评价系统架构,设计了题库和作业库结构,提出了基于六维约束的自动组卷算法。针对真实数据集进行的大量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效率,从而为多元形成性评价系统的成功应用奠定了基础。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会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以及个性化、智能化评价将是形成性评价的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开放教育 形成性评价 多元评价 组卷算法
【基金】: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网络的学生形成性考核研究”(项目批准号:yb06104)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学方案或计划、教学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1]教学活动质量的评价。目前,开放教育形成性评价多采用教师评定作业、随堂测验、查阅学习者学习记录等手工测评操作方式,在具体实施中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岚湘;;基于网络的学习评价管理运行机制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10期

2 杨孝堂;;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评价系统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10期

3 肖洋;王骁;刘凤新;;在线考试组卷算法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吴凤玲;基于B/S模式形成性考核管理系统的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学军,徐志兵;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 詹国祥,曹焕亚;论高职院校教师行为评价[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赵必华;教育评价范式:变革与冲突[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4 王富平;试论地方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夏成前;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李汉邦,马二军,周燕;质量认证与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蔡惠平;付钢;陈黎敏;;教学评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8 王立君;运用齐次马尔可夫链分析法进行教学质量评价[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9 李春枝;关于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欧本谷,刘俊菊;多元教师评价主体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5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晓蓬;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梅;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2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侯江;职业高中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问题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赵明仁;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意忠;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磊;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基本要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晓红;学生地理学习效果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牛文红;普通中学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郭兆霞;体育学习中对个体评价的实验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玉静;认识论视野中的教学评价变革[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胜泉,何克抗;网络题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09期

2 姜强,赵蔚,王朋娇;引发学习动力的游戏式网络课程的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1期

3 刘占荣;张宇光;;开放教育“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考核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5期

4 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5 陈国强;也谈网络游戏于网络教育中的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6 杨卉;王陆;马如霞;;网络游戏与教育融合的探究——游戏化学习社区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7 李展,陈移风;计算机考试系统中的给题策略与评分算法[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2年02期

8 王雍钧,黄毓瑜;基于知识点题型分布和分值的智能组卷算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年08期

9 张文;陈世强;;题库系统试题存取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6年03期

10 杨青;基于遗传算法的试题库自动组卷问题的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方平;;教学形成性评价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8期

2 杜俊;;对提高开放教育的面授辅导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几点思考[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顾斌;杜春涛;;信息网络辅助语言学习——英语教师的观念与实践[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李效生;;网络教学的现状和前景的分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周序;;十年来教学评价改革成绩与问题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10期

6 赵春艳;;浅淡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年15期

7 胡畅辉;;论开放教育中网上教学与面授辅导的组合与效果优化对策——以《法理学》教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07期

8 袁昱明;;教育现代化与远程教育的改革、贡献及作为[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8期

9 王淑杰;;日本开放式个性化教育改革及其启示[J];肇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汤书波;陈梅艳;李志平;;开放教育学分银行系统设计方案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芦新海;;现代远程教育及其技术[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浩;滕晓青;;论开放教育建构性学习环境建设[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3 王国英;;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开放性教育的实践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廖大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刍议[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付巧英;;浅论任务型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6 滕树立;;波兰基础英语教育及其启示[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程宏源;;学校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浅谈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评价[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田旭东;孔凡清;刘明芝;贾怀峰;;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促进开放教育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践[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琼;;普通高校网络课程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蒋少杰;秦在东;黄体鸿;龚自康;梁文斌;;基于知识网格的网络教学模式架构的发展研究[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康电大 申建军;教师在开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N];安康日报;2005年

2 张德明;学习型城市需要开放教育[N];文汇报;2005年

3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心小学 黄小妹;教学评价的几点探索[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4 记者 欧雅琴 通讯员 东教宣;外来工子女可享优质教育服务[N];南方日报;2006年

5 李  茂 编译 凯文·唐纳利 李 茂;澳大利亚:家长掀起回归基础运动[N];中国教师报;2005年

6 浙江省天台中学 郑志湖;如何实施教师发展性多元评价[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湖南省双峰县石牛乡学区主任 聂志明 湖南省双峰县石牛乡树山中学校长 谢木新;教学档案的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茅娟美;新课程呼唤科学的评价[N];中国教师报;2005年

9 城区回族逸夫小学校长 王成林;个性教育: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N];长治日报;2005年

10 韦钰;科学教育评价的国际发展新趋势[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熊艺;中国远程教育系统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李泽清;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特性探析[D];东北大学;2010年

4 刘辉;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结果处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满库;在英语语言教学评价中学习档案作为评价工具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诸峰;基于网络学习的形成性评价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3 王强;在线测评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波;新课程背景下形成性评价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罗婉文;开放教育述评[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丁琼;形成性评价在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娇;开放教育的教育哲学省思[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媛媛;皖江城市带建设背景下开放教育体系完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吕峗;和谐:建构开放教育中的新型师生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丁纪可;开放教育中教师自我开发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40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40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9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