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络学习者特征的调查分析
本文关键词:社区网络学习者特征的调查分析
【摘要】:随着社区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社区网络学习正逐渐被社区居民所接受,成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关于社区网络学习者特征的调查与分析还十分薄弱。本文在分析已有学习者特征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社区网络学习者提出了DSRP学习者特征分析框架,并对上海部分街道(镇)社区学校的学习者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对社区网络学习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作者单位】: 上海开放大学综合办公室;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 学习者特征 社区教育 网络学习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教育学重点课题“以教育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研究”的子课题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人类学习的革命,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更丰富的学习内容、更便捷的学习渠道。随着社区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社区网络学习正逐渐被社区居民所接受,成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重要方式,并为各级政府所关注和重视。截止2011年,全国共有23个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庚,安玉洁,李亚春,郐红艳;远程学习者特征研究的现状[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1期
2 刘儒德,江涛;学习者特征对网络学习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6期
3 王迎;安玉洁;黄荣怀;;运程学习者特征模型的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丽;;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乐军;远程教育网上教学质量监控信息模型的系统化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6期
3 纪河;徐永珍;耿晓君;;成人的网络学习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8期
4 谢舒潇,吴芸,谢雨萌,李招忠;在校大学生数字化学习特征调查与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5 刘道玉;;大学生怎样创造性地学习[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宋遂周;;学习策略及其相关研究概述[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彭华茂;王迎;黄荣怀;陈庚;;远程学习效能感的结构和影响因素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8 王丽丽;学习策略整合于学科教学的新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9 张疆勤;;如何提高学生网络教育的学习适应性[J];农业网络信息;2007年03期
10 余学进,周雅,吕小波;提高高校教学效率的策略设计[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永垒;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范文贵;数学探究学习内涵与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田良臣;语文科口语课程的多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巩子坤;有理数运算的理解水平及其教与学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刘岗;数学学习评价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韵;集体舞学习对5-6岁幼儿时—空推理能力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秦泳;初中英语主体性学习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3 闵长江;数学的一般化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巴桑卓玛;藏汉中学生数学学习元认知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魏艳玲;新时期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心理特征和不良状况的调整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杜敏;高中化学学习策略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丙香;基于问题解决的化学学习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曹华清;初中生语文学习策略的应用特点及影响策略择用的主要心理因素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秋华;高中生物学学习策略实证分析及整体优化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霞光;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学习策略与口语交际能力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朝霞;经验——成人学习中的重要影响因素[J];成人教育;2004年01期
2 林阳;网络环境中学习者的新特征[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11期
3 陈肖生;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3期
4 张伟远,胡军;西北地区远程学习者特征和学习障碍的调查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4期
5 徐t$,陈庚,袁希岚;网络课程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5期
6 纪河;远程教育中成人学习特性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5期
7 陈庚,安玉洁,李亚春,郐红艳;远程学习者特征研究的现状[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1期
8 李康;;网络课程的含义及其教学设计的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9期
9 王陆,方平,刘维民;关于学生个性因素与远程教育相关性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10 徐学锋,裴纯礼;教育技术及其在发展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华宁;社区教育刍议[J];探索与求是;2002年01期
2 李政涛;建立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联动机制[J];中小学管理;2005年03期
3 郭士骞;;本市召开社区教育工作现场汇报会[J];天津教育;1989年Z1期
4 李明新;兴办和发展社区教育[J];成人教育;1994年06期
5 马丹宇;;搭建师训平台 推动社区教育健康发展[J];成才与就业;2010年21期
6 桑宁霞;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J];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7 马骏;;当前社区教育有关问题的调查报告[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刘来兵;;西部社区教育的特征、功能与发展构想[J];社区;2007年18期
9 默明钊;构建促进社会发展的社区教育模式──对海淀教改试验区社区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1997年02期
10 傅爱明;;上海社区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与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文勤;;江阴农村社区教育均衡发展研究[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麦珍;;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育人方法探索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3 罗育毅;林建宏;宋暖;;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步伐[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辽宁锦州凌河区传美教育课题组;唐素杰;金力;;建立三个机制 做到三个同步 实施区域性传美教育[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5 严少青;;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林红;;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化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报告[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文集(第七卷)[C];2004年
7 肖振安;王淑华;;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传统美德教育深化研究结题报告[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文集(第七卷)[C];2004年
8 黄烨敏;武法提;;远程教育协作学习中的师生角色研究[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董玉龙;;子课题总结报告② 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总结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10 刘云;张立国;;网络环境中探究式学习的结构分析和案例设计[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雷;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花落”甘井子[N];大连日报;2008年
2 记者 何海铭 通讯员 谢雄;福清晋安榜上有名[N];福州日报;2010年
3 鞠宪章 刘晓华;协会制:社区教育的亮点[N];中国社会报;2003年
4 记者 潘秀慧 通讯员 刘添梁;我市社区教育初见成效[N];温州日报;2006年
5 记者 周波;青羊区 社区教育全国样板[N];成都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江芸涵;学校校长领衔社区教育[N];四川日报;2010年
7 于洪全;和谐之声唱响社区[N];大连日报;2007年
8 ;雨花台区向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迈进[N];南京日报;2006年
9 记者 杨静邋陈艳 通讯员 何文 陈浩;碑林以社区教育架起万家连心桥[N];陕西日报;2008年
10 高建进;福建大力建设社区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齐媛;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兰;青少年社区教育活动课程开发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书娟;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胜任素质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胥英明;中国主要社区教育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4 刘亚楠;信息化环境下社区教育网站的设计与构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徐浩斌;构建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潘莉;长沙市岳麓区青少年社区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剑光;网络学习者特征及其课程设计[D];湖南大学;2005年
8 吴战杰;网络远程教育中学习者特征分析体系的构建及学生模型(student model)的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大勇;关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葛彦强;适应性学习的学习者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43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43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