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浅析负性情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17 02:10

  本文关键词:浅析负性情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负性情绪 情绪健康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自身的进一步认识,关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情绪健康是追求心理健康过程中要努力达到的目标之一,负性情绪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普遍表现。文章通过分析负性情绪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发展机制,提出了情绪健康教育的观点。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负性情绪 情绪健康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现代社会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情绪健康正是追求心理健康过程中要努力达到的目标之一。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一再表明,虽然造成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大学生的情绪,特别是一些强烈而持久的负性情绪,也是需要重视的情绪之一。因此,大学生情绪健康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林,黄石卫;大学生创造性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报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葛明贵,余益兵;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金怡;姚本先;;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研究与展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黄石卫;369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及重要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梁津安;由一项心理调查看大学生焦虑缓解途径[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6 卢绍君;;大学生学习策略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张海芹;师范院校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袁枫;;青年人压力管理之探析[J];北方经济;2006年18期

9 王金梅;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邱远;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窦东友;管理、技术与英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田中初;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窦东友;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纪梅;七情学说的历史与心理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朱炜;文化视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董惠娟;地震灾害与心理伤害的相关性及其心理救助措施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

9 杨会芹;中国湖南省城乡高中生抑郁易感因素及预测模型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张静平;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的编制及常模的建立[D];中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琼;科技人员工作应激及其对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2 魏峰;大学生人格五因素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浩;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学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观及其与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侯阿冰;云南大学生人格理想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鲁蓉;大学生隐含知识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卫华;反省与心理健康之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永跃;中学生人格特质、自我效能、学习策略和动机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董金平;武汉地区高校研究生婚恋观念与行为调研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芬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J];理论导报;2011年07期

2 张立常;丁海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书育人;2011年24期

3 魏文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年20期

4 董卫国;;负性情绪有碍营养素的吸收利用[J];大众心理学;2004年12期

5 郭庆;;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建和谐校园[J];才智;2011年19期

6 许砚慧;;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1年13期

7 王艳凤;;浅析团体心理辅导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J];理论界;2011年08期

8 周萍;曹建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9期

9 洛嘉;;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10 张将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阿末;刘晓虹;;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常见负性情绪原因问卷和常模的研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廖友国;;负性情绪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新进展[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Andrew Scholey;Crystal Haskell;Bernadette Robertson;David Kennedy;Anthea Milne;Mark Wetherell;;咀嚼口香糖可缓解急性心理压力产生的负性情绪并降低唾液皮质醇水平[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雪冰;李新影;罗跃嘉;;负性情绪对空间与词语工作记忆选择性影响的ERP证据[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沈模卫;朱海燕;乔歆欣;;海洛因戒除者对负性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向特性[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刘霞;陶沙;;不同类型的压力和应对策略在女性大学生负性情绪产生中的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蔺桂瑞;;国家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8 张蕾;刘海燕;郑海滨;;情绪刺激注意偏向的ERP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董伟东;;基于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对策的研究[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10 林增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结构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岩;大学生心理健康“五适应”[N];辽宁日报;2001年

2 记者 李卫华 通讯员 唐田;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在豫召开[N];河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吕东浩;张倩红委员建议设立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项救助基金[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王长虹;远离负性情绪[N];健康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李艳;成长,期待心灵“抚手”[N];福建日报;2008年

6 陈燕琳;心理也需要按摩[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7 杨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健康人格心理学课程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伊然;怎样面对“负性人”[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9 武警总医院心理门诊心理医生 史宇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心理医生 武雅学;自杀情绪至少传染5个人[N];健康时报;2008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硕士研究生 郑丽洁;害怕让人类更好的进化[N];北京科技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星;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探索[D];郑州大学;2011年

2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渭玲;媒体暴力信息对不同现实暴力接触大学生生理心理的不良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4 薛云珍;认知偏差与抑郁症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海燕;工读生与普通生父母依恋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吕静;脑力疲劳状态下注意特征及情绪变化的ERP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7 袁加锦;情绪效价强度效应及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张信勇;写作疗伤[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钰;情绪影响决策过程与结果评价的认知神经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10 钱国英;情绪记忆的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阚晓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学习倦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莎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向阳;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腾林;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5 孟现鑫;负性情绪刺激强度差异自动化加工的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0年

6 鞠恩霞;青少年负性情绪加工的发展及性别差异:ERP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石凡;励志电影欣赏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甲福;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及其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唐学文;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广州医学院;2011年

10 刘伟霞;应激生活事件对广西师大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51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51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8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