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研究:回顾与反思
本文关键词: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研究:回顾与反思
【摘要】:面对社会变迁,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问题再次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根据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研究成果的集中度,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之关系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新式学校教育在乡村社会建立的起始原因;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乡村社会的矛盾关系与原因;乡村教育的城市化取向对乡村文化、乡村社会的影响;乡村教育改革。今后,我国的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研究更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因地制宜,明确乡村教育的文化选择思路;突破价值预设,重新审视乡村文化的教育价值;借鉴多种方法,挖掘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深层意蕴;丰富、发展乡村文化,强化乡村文化传承机制问题研究。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 乡村教育 乡村文化
【基金】:新疆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社会转型期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002)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青年学者资助项目《城市化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家庭对子女文化影响变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092
【正文快照】: 自教育与文化产生之日起,二者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构成了教育的内容,教育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文化的保存、延续和发展有赖于教育的传承、沟通与创新。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关系亦然。自20世纪初期开始,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招成;私塾教育的现代化转换:清末私塾教育改革[J];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0年04期
2 于影丽;;社会转型期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隔离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15期
3 刘铁芳;;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J];书屋;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谦厚;董春燕;;抗日根据地时期中共基层干部群体——以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为中心的研究[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2 苏全有;;有关清末财政问题的两点思考[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3 赵霞;;“三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秩序乱象与价值重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4 于语和;刘志松;;美国ADR对完善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启示[J];北京仲裁;2010年04期
5 吴倩;;《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版本考略及其意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鲁可荣;;中共早期乡村建设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2期
7 张立群;;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革命话语”的发展及其现代意义[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7期
8 夏明宇;;贴近实际 五味俱全——渝西生活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浅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钮教礼;;诗歌的底层书写——对郑小琼诗歌中“铁”意象的分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张品良;;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标语文本解读[J];东南传播;2010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树兴;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张硕果;论上海的社会主义电影文化(1949-1966)[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桂香;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罗衍军;革命与秩序[D];浙江大学;2006年
5 叶国文;农民、国家政权与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5年
6 唐皇凤;社会转型与组织化调控[D];复旦大学;2006年
7 刘建民;华北人民政府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金进;革命历史的合法性论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熊彩云;农民工定居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10 严小龙;“两个反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铁芳;;乡村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思考[J];江苏教育;2011年11期
2 何芸;;理想背后的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3 刘莉萍;;乡村初任教师文化认同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4 屈太侠;;留住乡村教育的脚步[J];湖南教育(中);2011年06期
5 江立华;;乡村文化的衰落与留守儿童的困境[J];江海学刊;2011年04期
6 朱启燕;;乡村教育模式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6期
7 牛秋实;;中国共产党与乡村政权及文化的历史变迁研究述评[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乡村教育家、杰出校友——温培群[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焦彦蕊;冯文全;;关于我国乡村教育危机的教育哲学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8期
10 杨曙明;;江苏乡村教育调查报告[J];江苏教育;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清末民初乡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启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邓旭峰;;试论乡村知识精英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赵焕娥;;办好乡村教育 带动全村致富[A];成长中的新型教师——山西省师范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C];2000年
4 张建仁;;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前言[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徐克帅;;论城市化进程中旅游在乡村文化传承中的角色[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7 谢宝富;范佳;;晏阳初、温铁军乡村建设思想比较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汤幸芬;;台湾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影响[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丰箫;;国家建设和乡村教育中的小学教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王晓明;周慧梅;;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乡村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发全;乡村教育,否定之中的超越[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刘铁芳;文化破碎中的乡村教育[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3 扈海鹂;反思乡村文化的走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刘铁芳;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陈文芳;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重建如何才可能?[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6 李明泉;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彭兴庭;敬哉,乡村教师!痛哉,乡村教育![N];重庆日报;2005年
8 卓木鸟;乡村教育,,牵动民工的心[N];四川科技报;2003年
9 风痕;爱普生爱心课堂点亮乡村教育希望之光[N];大众科技报;2008年
10 孙晓林;爱普生点亮乡村教育希望之光[N];中国企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影丽;社会转型期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海涛;透视中国乡村基督教[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杨娟;苏南乡村教育研究(1905-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欣瑞;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吴海燕;魏晋南北朝乡村社会及其变迁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6 吴妍妍;作家身份与城乡书写[D];苏州大学;2006年
7 闫引堂;国家与教师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郝锦花;新旧之间[D];山西大学;2004年
9 杨晓军;区域视野中的乡村、学校与社会[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周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建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立新;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清洋;成都市乡村酒店创建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谭建跃;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袁方成;财政短缺下的乡村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静;乡村教育中的文化使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汪海霞;梁漱溟乡村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杨金红;新时期乡村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涂雪峰;陶行知社会改造思想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郑艳萍;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李R
本文编号:553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53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