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体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的审视与培养
本文关键词:教师主体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的审视与培养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进行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所实施的评价往往侧重于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评价对象,具有强烈的外部评价色彩,对于教师自身作为教学主体所实施的课堂评价活动及其应具备的评价能力关注不够。本文首先探讨了教师主体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目前教师主体课堂教学评价能力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教师的自我反思、积极实施教师主体课堂教学评价能力培训、完善以听评课为主的校本教研制度等培养策略。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师主体 课堂教学评价能力 审视 培养
【分类号】:G424.21
【正文快照】: 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已经引起了广大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重视。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当前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以教师为评价客体,通过制订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红,申继亮;中小学教师评价学生能力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0期
2 俎媛媛;;发展性学生评价对教师评价能力的要求[J];现代教育论丛;200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芳;中学教师自我评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尧;中国教育评价发展历史述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詹国祥,曹焕亚;论高职院校教师行为评价[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魏传立;;对高校考试问题的思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2期
4 王小飞;英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新进展——兼PRP体系计划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5 刘尧;关于教育评价学理论体系的思考——从我国的教育评价学研究谈起[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李春枝;关于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史美君;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8 王俊义;教学科研成果的评价[J];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9 殷雅竹,李艺;论教育绩效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10 周梅群,吴华;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中;机械制造资源重构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院;2003年
2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革平;基于数据挖掘的远程学习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善球;科技型企业家隐性资本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俎媛媛;真实性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宁宁;寻找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基础[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彭爱辉;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刘岗;数学学习评价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文浩;非制式评量透视[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郭邦俊;高等教育评价观念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黄国琼;高等医学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4 黄东昱;德化县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晓莹;一种评价学生学习状态的新方法[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肖全民;素质教育评价机制试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单美贤;虚拟实验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侯江;职业高中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问题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吴民祥;合作探究型教师培训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意忠;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超荣,甘怡群;核心自我评价:一个验证性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赵希斌;国外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3 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4 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王俭;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自我评价[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6 全洪涛;浅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7 蔡永红,林崇德;教师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8 王斌林;教师评价方法及其适用主体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9 侯定凯,万金雷;中小学教师评价现状的个案调查——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10 何善亮,许雪梅;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特征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小蔓;;回归教育职场 回归教师主体——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10期
2 刘文霞;学校德育过程中主体间的交互作用[J];前沿;1996年12期
3 王萍;;从教育人类学视角看教育主体的特点[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李宜川;常景芝;沈永杰;刘国玲;胡灵卫;芦琨;;网络教育环境中师生交互关系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0年04期
5 潘国红;名师的成长途径与策略[J];江苏教育;2005年21期
6 曹俊军;;论教师幸福的追寻[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7 叶华;;论教师的教育伦理问题[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06期
8 卢飞斌;;试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激励机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9 张红霞;;基于权变 着于主体 成于发展——教师评价之形成机制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07期
10 刘凯;;教师主体性的觉醒: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因素[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2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玲;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主体精神[N];济南日报;2005年
2 唐海燕;正确认识并发挥教师主体与教师主导的作用[N];伊犁日报(汉);2009年
3 ;用师资培训给课改奠基[N];中国教师报;2004年
4 宿迁市教育局教研室 葛井井;教师教学不良习性转变“三步曲”[N];江苏教育报;2009年
5 袁卫星;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怎么办?[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祖兆华;工会干事成了“香饽饽”[N];中国教师报;2004年
7 ;区域教育改革经验谈[N];中国教师报;2004年
8 潘艳红;教师应在教改中创新[N];福建科技报;2003年
9 陈万勇;教师管理呼吁人性化[N];人民政协报;2003年
10 黑龙江省富裕县进修学校 闫法顺;互动讨论促教研[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源;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海君;关于教育主体性缺失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陶学敏;社会视角下的教师自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苏静;走向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D];河南大学;2004年
5 叶筱斐;“双主体”的最佳结合——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阿赛;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群体内部利益冲突的相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兰军;主体性教育思想视野下的学校管理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杜志强;论主体间性课程[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吴晋芳;论教学艺术的条件[D];山西大学;2010年
10 尚志美;淄博市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82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82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