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师生关系的四种类型:基于教育历史和实践的概括

发布时间:2017-08-03 20:12

  本文关键词:师生关系的四种类型:基于教育历史和实践的概括


  更多相关文章: 师生关系 类型 教育历史 教育实践


【摘要】:以师生之间的活动、知识获取方式以及特定社会情境为中介表现出来的师生关系是流动变幻的,而不是恒定不变的。基于教育历史和实践,师生关系呈现出四种类型:神圣型师生关系、权威型师生关系、平等型师生关系和服务型师生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师生关系可能有不同的主要表现,但也可能多种类型的师生关系并存于同一历史时期,而且多种类型的师生关系既存在于教育形态的各个阶段,同时也存在于受教育者的不同年龄阶段。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师生关系 类型 教育历史 教育实践
【分类号】:G456
【正文快照】: 师生关系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活动建构起来的,而师生之间的活动又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一定的社会情境。同时,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以及由交往所产生的关系是借助于知识而生成的,所以对师生关系的理解离不开对知识的理解,知识的性质、知识的获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思孝;;西方教师权威与学生自由的历史回眸[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4期

2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茵;当代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表现、特点以及归因分析[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廖小平;论伦理关系的代际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牛丽琴;李政;;课堂教学质量较差教师相关特征的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徐玲玲;;“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浅议课堂教学方法改革[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5 柳谦;论主体间性教育与教师主体性[J];成人教育;2004年11期

6 刘喜珍;;老龄道德资源初探[J];道德与文明;2006年04期

7 岳欣云;董宏建;;面对课堂教学改革,信息技术何去何从[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8 丁相平;教师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文丽萍;;从外烁到内塑:前喻文化背景下教师权威的转型[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刘烨;试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自身矛盾[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敏;走向生命观照的美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伟胜;现成生活与可能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政涛;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程广文;数学课程提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义;嬗变的村庄[D];福州大学;2003年

2 蒋开明;生命生成与多边互动[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朝云;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黄娟;基于网络的校际主题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应用效果的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周宏;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主体间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马晓燕;教师权威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尚兵;个性化阅读及其对阅读教学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红艳;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的角色转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平;论基于学习方式变革的教学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10 于凤银;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2 李虎林;学生自由的含义及其实然判断[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野;李其维;张珊珊;;初中生师生关系的结构与类型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4期

2 王晓华;王耘;;3~6年级学生及其教师对师生关系知觉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3 袁叶芬;王小华;肖朝辉;;论“教师忌语”[J];科技信息;2009年35期

4 张芳德;课堂教学的类型及其界定[J];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2期

5 黄行福;教师权威类型评说[J];九江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6 张文良,董学茹;浅议教学的课堂提问[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7 苏敏;尊重与赞赏——构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桥梁[J];广西教育;2002年32期

8 张培;道德教育中师生关系研究的一般趋势[J];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12期

9 邱爱萍;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苏群;试论新时代的师生关系[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2 孙丽娜;;坚持“三多三少”教育理念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3 王茜;陈会昌;;师生关系对小学一年级同伴关系影响的追踪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权江红;伍新春;;教师效能系统训练对师生关系以及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刘锋;郑钢;赖建维;;中学生师生关系的发展特点及其对自尊影响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蔡春梅;;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黎亚军;张贵英;王耘;;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莹;;师徒帮带——带着我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9 董艳;申继亮;;基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生指导行为分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付芳;伍新春;;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动机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彦林;太远太近与恰到好处[N];济宁日报;2008年

2 双滦区河北承德实验中学校长 李振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N];承德日报;2009年

3 红安四中 耿协金 曾建新;打造良好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N];黄冈日报;2010年

4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西校区初中部 刘富强 国树锋;素质教育中要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N];学知报;2010年

5 姚娜;转差教学建立和谐师生关系[N];锦州日报;2010年

6 龙玫;师生关系期待互信平等[N];人民日报;2007年

7 彭运钧 唐永保 陈双生;浅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8 淄博电大周村分校 李庆民;浅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N];莱芜日报;2006年

9 张秀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N];甘肃日报;2005年

10 甘州区乌江镇中心学校 胡 娜;在教学管理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N];张掖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晓静;课程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荷花;学习的教学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林国;追寻教师美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朱家安;德育生态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冬云;交往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天策;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方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江平;试论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煜;论民主式师生关系与学生个性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香兰;论网络社会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郝项莉;师生关系的当代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君霞;论创新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与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勉媛;初中生自尊的发展及其与师生关系、学业成绩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朱浩;远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教育的转变[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周相玲;关心型师生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颜廷凤;人文精神与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16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16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7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