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
本文关键词:论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
【摘要】:教育家型校长是教育转型性发展的时代诉求,这种教育转型性发展既需要教育家型校长,也孕育着教育家型校长。教育家型校长的特质是"教育学之眼"的拥有者、教育理论的建构者与教育实践的创新者,而三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最终成就着教育家型校长。因此,培育教育学思维是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前提,建构独特的教育思想是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关键,而创新教育实践则是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标识。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育家型校长 群体特质 成长机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0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新特征研究”(项目编号:A-HA100002)研究成果]
【分类号】:G471.2
【正文快照】: 教育家型校长是教育转型性发展的时代诉求,切合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家办学”这一命题。那么,教育转型性发展到底给校长提出了哪些诉求?教育家型校长的群体特质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磊;;澄澈与顿悟[J];班主任之友;2010年03期
2 吴康宁;;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04期
3 方展画;;“教育家办学”的诉求与教育改革的取向[J];浙江教育科学;2010年02期
4 阚维;;能否担当:教育家的必由之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8期
5 张春莉;王迪;;两位教育家思想的对比研究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9期
6 刘金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破解五大难题──江苏洋思中学课堂教学策略剖析[J];中小学管理;2009年05期
7 崔其升;;杜郎口的改革,不仅在课堂[J];中小学管理;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玉海;;一堂颠覆传统模式的德育课及其启示[J];中国德育;2012年15期
2 王建华;;学科的“社会学”研究[J];教育导刊;2007年09期
3 汤美娟;;教育社会学何为——教育社会学学科特质的再反思[J];教育导刊;2011年10期
4 张斌;;科举社会学:对象、体系与价值[J];教育与考试;2009年01期
5 桑志坚;;站在教育的边缘思考——试论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精神[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3期
6 李霞;;“人学”视野中区域化教师教育发展的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张希玲;;关于“教育的实践本质”之思——基于哲学的视角[J];南方论刊;2011年05期
8 周晓静;;现象学视野中的教师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姚敬华;;“第三教学”:教育“行进”的一种应然视角[J];江苏教育研究;2012年19期
10 赵艳;;教育沟通着人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的社会学解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启进;结构的力量:社会结构与高等教育分流结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霖;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红;新政策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素质与行为标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利娟;社会转型期城郊农民教育投入行为选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杨光海;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本友;文本与理解—语文阅读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桑志坚;超越与规训[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洁;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祖强;弱势群体子女社会化问题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3 孙启进;榜样、教育与权力政治[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尉;高中学生课外阅读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5 冯艳琴;农村初中生生活技能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梁春娟;社会学视野下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林蓉美;中国传统教学论思想的社会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放;洋思中学课堂教学管理的原理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贞惠;高中学困生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兰良平;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柯政;;学校变革困难的新制度主义解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2 章结明;许庆亚;;论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及其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周兴国;;“教育家办学”:应然与现实[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9期
4 田继忠;支爱玲;;谈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宁夏教育科研;2006年02期
5 高水红;“谁的?”与“何以可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两种知识学设问[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0期
6 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关于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J];外国教育研究;1990年04期
7 高凤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哲学观[J];外国问题研究;2010年01期
8 朱新梅 ,钟祖荣;我们离教育家有多远?[J];中国教师;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沪生;;娗娗小学QR童的自觉}\0律教育[J];四川教育;1958年02期
2 教育系理论组;毛主席的光辉教育思想和伟大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年03期
3 纪川;;试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2期
4 刘国楠;崔岩砺;;泰戈尔的教育思想[J];南亚研究;1983年01期
5 古岭新;;试论丘逢甲的教育思想[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6 罗明;;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J];师范教育;1986年10期
7 寇宜春;浅谈对传统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思想的认识[J];中国电力教育;1987年Z1期
8 毕诚;;吴廷翰的教育思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9 董红;;全面育人必须有正确的教育思想[J];天津教育;1990年02期
10 卞晓,
本文编号:692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92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