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体育院校大学新生生涯规划与社会支持、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04:18

  本文关键词:体育院校大学新生生涯规划与社会支持、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涯规划 社会支持 人格因素


【摘要】:为了了解体院大学生生涯规划的状况,分析影响体院大一新生生涯规划的因素,探讨学生生涯规划与人格因素、社会支持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武汉体院健康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院教育学院2010级本科生共299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大学生生涯规划问卷》、16种人格因素调查问卷(16PF)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为研究工具,用SPSS16.0对搜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体院大一新生在入学之前,88%的学生社会关系对于学生上大学都是非常支持的,只有极少一部分0.3%的人反对上大学;学生的社会环境对待上大学不同的态度在其社会支持水平上呈现显著差异。 2.入学前学生对大学的期待状况,期待在大学中可以学到专业知识、为人处世的能力和看待、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学生占分别占到总人数的80%以上;对大学的不同期待在一些人格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 3.新生在高考结束之后内心是否出现过冲突的状况,41.3%的学生在高考之后不存在冲突,即一心要上大学,而剩下的学生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内心冲突,其中冲突出现的比例最多的就是上大学与复读的冲突。 4.体院大一新生在入学后对大学环境的主观感受状况,45%的新生认为大学给自身发挥能力的空间比较小,60.8%的新生感觉自己的决策空间比较小,62.8%的新生认为自己可以支配的空闲时间比较少;对大学给自己发挥自身能力空间的不同认识在其社会支持水平上有及其显著的差异,对于自己可支配的空暇时间的不同认识在其社会支持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 5.体院大一新生在入学后对大学现实感受的状况,67.6%的学生感觉大学生活没有满足之前对大学的期待,58.6%的学生对目前生活学习的学校不满意,55.9%的学生认为自己目前的状态比较差,10%的学生认为自己目前的状态很差;对大学不同的现实感受在某些人格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 6.入学后大一新生对大学计划性的状况,52.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大学入学后不太有计划,25.4%的学生承认自己对入学后的大学生活完全没有计划;大一新生入学后不同的计划性在其社会支持水平上差异极其显著;大一新生入学后对大学生不同的计划性在其人格因素的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交际性、忧虑性和自律性上存在及其显著性差异。 结论:体院大一新生的人格和社会支持状况基本良好,其生涯规划状况不是很好,不同的生涯规划状况中显示了人格因素和社会支持状况的差异。教育管理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对特定的新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
【关键词】:生涯规划 社会支持 人格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3
  • 1 引言13-15
  • 2 理论基础15-17
  • 2.1 终身发展理论15-16
  • 2.2 有意行为理论16-17
  • 2.2.1 有意行为的概念16
  • 2.2.2 有意行为的三要素结构16-17
  • 3 研究现状17-27
  • 3.1 大学生生涯规划的研究现状17-19
  • 3.1.1 大学生生涯规划的涵义与意义17
  • 3.1.2 大学生生涯规划的研究现状17-19
  • 3.2 大学生人格的研究现状19-24
  • 3.2.1 人格的概念19
  • 3.2.2 人格的特点19
  • 3.2.3 大学生人格的研究现状19-24
  • 3.3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24-27
  • 3.3.1 社会支持的概念24
  • 3.3.2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24-27
  • 4 研究过程27-31
  • 4.1 研究思路27
  • 4.2 研究假设27-28
  • 4.3 研究工具28-29
  • 4.4 研究对象29-31
  • 5 研究结果31-45
  • 5.1 体院大一新生人格基本状况31-33
  • 5.1.1 体院大一新生人格因素的性别差异31-32
  • 5.1.2 体院大一新生人格因素在专业上的差异32-33
  • 5.1.3 人格因素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33
  • 5.2 体院大一新生社会支持状况33-34
  • 5.3 生涯规划34-45
  • 5.3.1 大学入学之前34-36
  • 5.3.2 大学入学之后36-45
  • 6 讨论45-53
  • 6.1 体院大一新生的人格状况45-46
  • 6.2 体院大一新生的社会支持状况46-47
  • 6.3 体院大一新生生涯规划状况47-53
  • 6.3.1 入学前47-49
  • 6.3.2 入学后49-53
  • 7 研究结论53-54
  • 8 建议54-55
  • 9 今后研究的改进55-56
  • 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59
  • 附录59-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围,李佳,赵霞;大学生生涯规划的现状调查与干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6期

2 张丽霞,郑红,宁式颖,果孝文,白佐俊宪,风间雅江,佐藤至英,金洁;中日两国大学生UPI调查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5期

3 史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杨军丽;;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范红霞;徐慧;王兴超;;2005-2008年大学新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佟艳;;从科学发展观视角谈大学生涯规划的设计技巧[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陈艳;肖丽娟;彭传玉;吕磊;杨琛;林小艳;;大学生人格倾向与焦虑的相关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8 李慧民;翟景峰;;大学生人格特征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2期

9 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10 商秀珍;祝家胜;曾德志;陈克全;祝峰;郑忠烈;;不同专业大学生人格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娟;某大学医学本科女生生涯规划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金科;大学生生涯规划现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云辉;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韩玉荣;蒙古族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人格特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5 郭以静;大学生人格、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95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795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6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