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探讨
本文关键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人才观 创造力 用人观 教育资源 考试制度 直接影响 教育观 家长
【摘要】:正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良好的素质,21世纪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因此,素质教育变得更加重要。素质教育推进难,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片面追求学历的人才观、社会不当的用人观,直接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并通过家长将压力传递到教育系统。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老师、校长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实
【作者单位】: 河南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人才观 创造力 用人观 教育资源 考试制度 直接影响 教育观 家长
【分类号】:G40-012
【正文快照】: 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良好的素质,21世纪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因此,素质教育变得更加重要。素质教育推进难,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片面追求学历的人才观、社会不当的用人观,直接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并通过家长将压力传递到教育系统。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老师、校长和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洪波;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蒋景华,王言根,李之保;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2年01期
3 邓翠华;体验:知识、能力、素质转化的重要环节[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吴椿;把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J];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5 黎祥君,周义;推行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乃虹;师炜;;成人高等教育考试与评价的价值取向分析[J];成人教育;2007年03期
2 梁小伊,刘红斌,傅小燕;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认识误区浅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3 刘志春;浅析教育价值取向与教育评价[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郭邦俊;论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及其运行机制[J];交通高教研究;2003年02期
5 覃章成;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的博弈分析——一个乡村教师对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1期
6 刘晓玲,王茜;对医学人文教育的思考[J];理论月刊;2004年06期
7 吴泳;面向21世纪的师范教育与高素质教育[J];南平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8 吴泳;谈高素质教育与我国目前推行和实施高素质教育需要解决的若干主要问题[J];南平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9 李海生;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6期
10 刘秀云;公共图书馆应是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J];图书馆建设;200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耀雄;试论素质教育导向的小学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战营;中美基础教育择校行为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刘捷;基于案例的企业隐性知识挖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孙萍茹,米增强,安连锁;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杨银付;素质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1995年12期
3 吴椿;如何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汨罗经验给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启示[J];教育研究;1997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红蕾;;从“陪读”现象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9期
2 刘亚敏;;素质教育初探[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3 解如华;;关于素质教育几个问题的再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7期
4 焦阳;;论传统教育观对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不利影响[J];天府新论;2011年05期
5 赵月;;浅析个性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辩证关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康艳平;;为学生的发展而教[J];山西教育(教学);2011年08期
7 韩丽珠;林琨智;庄志军;;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从历代教育制度的更替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8 张莹;刘波涛;;制约素质教育推进的因素分析[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9 史国成;;素质教育要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9期
10 胡勇;;对贫困山区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笃武;;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 促进我国素质教育发展[A];英明的决策,伟大的胜利——纪念抗美援朝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论文集[C];2001年
2 胡培丽;;观念的转变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3 韩进瑞;;素质教育实施的障碍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4 徐雪梅;;学校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及对策[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5 孔德宏;;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6 方晓东;;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谭红文;张海燕;符宝敏;;目标教学法与素质教育[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8 李培军;;改革教学方法 抓好素质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9 王宽明;刘静;;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董学文;;试论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文富 通讯员 陈洁凤 黄良业;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夹缝中生存[N];湛江日报;2009年
2 冯文波;浅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N];安康日报;2006年
3 国家计委新闻办;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N];检察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马宏建;素质教育为何难抵应试教育[N];中国改革报;2006年
5 杨明富;素质教育,从我做起[N];中国教师报;2005年
6 采写 实习生 刘金练 李广荣 杨涛;素质教育:永不谢幕的“话剧”[N];中山日报;2006年
7 吴盈盈 实习记者 李敏;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悟”与“行”[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丁正后;一个农村校长眼里的素质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5年
9 袁新文;素质教育其实很有趣[N];人民日报;2008年
10 龚明俊;素质教育需要素质社会[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曙婷;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过广宇;素质教育的新思路:个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薛晓阳;学校制度情境中的学生道德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汤林春;学校效能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俎媛媛;真实性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德龙;主体性教育督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卓;对我国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两难”问题的分析和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和亭;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晨;论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的两难问题[D];青岛大学;2009年
4 隋文慧;以人为本 以美育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艳;赏识教育与“后进生”教育问题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婧;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小学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7 陆婷;论教育学话语的形成[D];苏州大学;2009年
8 于希山;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9 胡金荣;政策网络视野下的中国素质教育政策过程分析[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张丽;幼儿园建筑空间布局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25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25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