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8 09:38

  本文关键词: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学教师 职业压力 心理资本 职业倦怠


【摘要】:20世纪70年代Freudenberger提出了“职业倦怠”的概念,自此人们对于职业倦怠的研究和关注程度便与日俱增,有研究表明在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的会议上它曾作为参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来加以讨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所承受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产生职业倦怠现象的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教师这一行业,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能喜形于色,要“为人师表”做好榜样的带头作用,然而与此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高期望值,因此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更为普遍。但是,在相同的职业压力下,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出现职业倦怠,许多研究认为教师个人的个性特征、学校的管理方式等因素在教师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本研究试图探讨教师的心理资本这一个体变量在职业压力对倦怠的影响中所起的作用。 本研究以教师职业压力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和心理资本量表为测量工具,以市中区280名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247份。通过对有效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考察了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与教师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总体而言,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水平都高于测量量表的中间值3分水平,其中,教师因工作负荷而产生的职业压力最大;在低个人成就水平上所表现出的职业倦怠最为严重。而小学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在总体及各个维度上都表现良好,得分都在测量量表的中间值之上。 (2)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教师的职业压力越大,其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其中,来自职业期望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会对教师的职业倦怠产生显著影响。 (3)教师心理资本在总体水平上没有对职业倦怠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在具体维度上,随着坚韧顽强、乐观希望水平的提高,职业倦怠现象会有所缓解;随着感恩奉献水平的提高,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会有所加重。 (4)心理资本在教师职业压力与教师职业倦怠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奋发进取与职业压力、坚韧顽强与职业压力、谦虚沉稳与职业压力、感恩奉献与职业压力的交互作用负向预测教师的职业倦怠;包容宽恕与职业压力的交互作用正向预测教师的职业倦怠。
【关键词】:小学教师 职业压力 心理资本 职业倦怠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25.1;G443
【目录】:
  • 目录4-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10-23
  • 1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11-15
  • 1.1 教师职业倦怠的涵义11-12
  • 1.2 职业倦怠的理论模型12-13
  • 1.3 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13-15
  • 2 关于教师职业压力15-18
  • 2.1 教师职业压力的涵义15-16
  • 2.2 教师职业压力的理论16-18
  • 2.3 教师职业压力的相关研究18
  • 3 关于心理资本18-21
  • 3.1 心理资本的涵义18-19
  • 3.2 心理资本的理论19-20
  • 3.3 心理资本的实证研究20-21
  • 4 问题提出21-22
  • 5 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22-23
  • 5.1 研究目的22
  • 5.2 研究假设22-23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23-24
  • 1 被试23
  • 2 研究工具23
  • 3 研究程序23-24
  • 第三部分 结果部分24-29
  • 1 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职业倦怠的描述性分析24-25
  • 1.1 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现状24
  • 1.2 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现状24-25
  • 1.3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25
  • 2 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关系25-27
  • 3 心理资本在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27-29
  • 第四部分 讨论29-35
  • 1 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的现状29
  • 2 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关系29-30
  • 2.1 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29-30
  • 2.2 小学教师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关系30
  • 3 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在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30-31
  • 4 相关建议31-34
  • 4.1 提升教师自身的心理资本水平31-32
  • 4.2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32-33
  • 4.3 健全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策略33
  • 4.4 个人努力33-34
  • 5 研究的突破和不足34-35
  • 5.1 研究的突破34
  • 5.2 研究的不足34-35
  • 第五部分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40
  • 附录40-42
  • 致谢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与归因的关系探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2期

2 韩磊;姜能志;王鹏;高峰强;;应对效能、工作压力与教师职业枯竭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1期

3 牛利华;教师职业压力与教师的生命关怀[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2期

4 田喜洲;;我国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结构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姚向颖;;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6 董薇;赵玉芳;彭杜宏;;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03期

7 张力;;职业院校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策略的思考[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杨小青;教师职业压力及自我应对策略[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2期

9 曾玲娟;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预测性研究[J];教育导刊;2004年Z1期

10 邢金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学校内部组织管理[J];教育导刊;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935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35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9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