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道德情绪判断、社会性与心理理论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3-6岁儿童道德情绪判断、社会性与心理理论关系研究
【摘要】:近年来,儿童心理理论研究成为社会认知发展研究一个新研究领域,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家的关注。也成为继皮亚杰理论、元认知理论之后心理学知识研究的第三个热潮。随着心理理论研究的深入,道德情绪判断也成为了研究热点。儿童道德情绪判断的研究是研究儿童道德的一种手段。儿童成长过程是一个社会性发展的过程。本研究主要探讨3-6岁儿童道德情绪判断、社会性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哈尔滨市2所幼儿园共206名3-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幼儿心理理论、道德情绪判断及儿童社会性发展,探讨幼儿心理理论、道德情绪判断和社会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3-6岁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年龄差异显著,心理理论发展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儿童心理理论的关键时期是4-5岁。 2.儿童在道德情绪判断方面上年龄差异均不显著。 3.3-6岁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归因大多数趋向于结果定向和道德定向,4岁出现惩罚定向,5岁开始出现移情定向。 4.在社会性发展上男女儿童在遵守社会规则、侵犯性上差异显著。 5.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得分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儿童在遵守社会规则、社会认知、生活习惯、情绪稳定性、同伴关系、侵犯性、诚实公正等因素上的得分体现了年龄的主效应。 6.3-6岁儿童心理理论与遵守社会规则、社会认知、情绪稳定性、同伴关系、侵犯性、独立性、诚实公正、同情助人、好胜心相关显著。 7.当儿童道德情绪判断中的道德情绪判断问题做出不同判断时,通过组和未通过组的模型结构权重差异显著。
【关键词】:心理理论 错误信念 道德情绪判断 社会性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1 绪论8-10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8-9
- 1.2 研究目的9
- 1.3 研究的基本假设9
- 1.4 研究意义9-10
- 2 文献综述10-19
- 2.1 心理理论的理论基础10-14
- 2.1.1 心理理论的概念界定10-11
- 2.1.2 心理理论的理论解释11-12
- 2.1.3 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12
- 2.1.4 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12-13
- 2.1.5 相关研究13-14
- 2.2 道德情绪判断理论基础14-16
- 2.2.1 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概念界定14-15
- 2.2.2 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已有研究15-16
- 2.3 社会性16-19
- 2.3.1 社会性的概念16-17
- 2.3.2 社会性的影响因素17-18
- 2.3.3 社会性发展的已有研究18-19
- 3 研究设计与实施19-23
- 3.1 被试选取19
- 3.2 研究使用的材料和工具19-22
- 3.2.1 心理理论的任务19-20
- 3.2.2 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任务20-22
- 3.2.3 儿童社会性量表22
- 3.2.4 工具22
- 3.3 研究程序22
- 3.4 数据处理22-23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23-35
- 4.1 人口学变量在心理理论各任务及总分上差异比较23-24
- 4.1.1 不同性别儿童心理理论各任务及总分差异比较23
- 4.1.2 3-6岁儿童心理理论各任务及总分差异比较23-24
- 4.2 3-6岁儿童道德情绪判断的分析比较24-25
- 4.2.1 3-6岁儿童道德任务中的人数比较及卡方检验24-25
- 4.2.2 3-6岁儿童在道德任务中归因的人数分布25
- 4.3 人口学变量社会性发展各维度及总分的差异比较25-29
- 4.3.1 不同性别儿童社会性发展各维度及总分的差异比较25-26
- 4.3.2 3-6岁儿童社会性发展各因素及总分的年龄主效应差异比较26-28
- 4.3.3 3-6岁儿童社会性发展各因素及总分的年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差异比较28-29
- 4.4 3-6岁儿童心理理论和社会性发展相关分析29-30
- 4.5 结构方程模型30-35
- 4.5.1 总体模型30
- 4.5.2 通过组与未通过组(高兴任务)的跨组比较30-34
- 4.5.3 通过组与未通过组(害怕任务)的跨组比较34-35
- 5 讨论35-40
- 5.1 3-6岁儿童心理理论、道德情绪判断、社会性的分析35-39
- 5.1.1 3-6岁儿童理理论的分析35-36
- 5.1.2 3-6岁儿童道德情绪判断的分析36-37
- 5.1.3 3-6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分析37-38
- 5.1.4 3-6岁儿童心理理论、道德情绪判断、社会性发展关系分析38-39
- 5.2 研究不足39-40
- 6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5
- 附录45-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52-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哲宏,李其维;模拟论、模块论与理论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三大解释理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陈友庆;“心理理论”的研究概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张晓;王晓艳;陈会昌;;北方地区3-7岁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特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12期
4 丁芳;儿童的道德判断、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陈文,郑淮;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心理学观[J];现代教育论丛;2002年04期
6 陈少华,郑雪;亲社会情境中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7 陈英和,姚端维,郭向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3期
8 王益文,张文新;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1期
9 刘明,邓赐平,桑标;幼儿心理理论与社会行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
10 刘惠军,王晶;同伴接纳、家庭因素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芳;幼儿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研究——抑制控制的角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武建芬;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于泳红;儿童在向社会情境中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D];河北大学;2001年
2 张榕芳;4-5岁幼儿气质、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毛志宏;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郭丽华;幼儿心理理论影响因素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t,
本文编号:973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73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