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09:04
本文关键词: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现代学校制度是近年来我国学校教育改革实践中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通过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创设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解决长期制约和影响学校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已成为学校制度变革的基本目标。然而,我国当下社会转型期现代学校制度变革的相对滞后,制度变迁机制问题成为现代学校制度变革与创新实践中的制约和阻碍。影响了学校制度功能与作用的正常发挥。 本文基于当下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以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和制度分析的方法,从制度变迁的动态角度探析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建构现代学校制度变迁机制的对策和思路。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制度与学校制度、制度变迁与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对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类型和功能给予了解析。本文认为现代学校制度是指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特征,以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法人制度和和学校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以新型的政、校关系为基础,学校依法自主管理、民主管理,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现代学校制度作为一种内生性资源,具有教育经济价值和功能、教育激励功能和提供教育合作的整合功能。 论文第二部分从理论上建构了现代学校制度变迁机制的内容与分析框架。侧重分析了现代学校制度变迁主体的构成和作用、变迁的动力机制、变迁的方式以及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第三部分回顾了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的现实历程,对制度变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本文认为经济、政治法律政策和教育技术等客观因素的变化、以及变迁主体制度供给与需求的意愿和能力的不足造成了现代学校制度的短缺,,路径依赖造成了制度变迁的体制锁定,渐进性变迁方式影响了制度变革的有效性。 论文最后提出了建构现代学校制度变迁机制的对策思考。首先,通过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整合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建立新型政、校关系,树立现代文化意识形态,创建现代学校制度变迁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通过建立制度创新机制,培育教育主体的创新精神,发挥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主导作用,培养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的创新主体;第三,选择与实施合理的制度变迁路径。建立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有效结合的变迁模式,跳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最后,建立和完善制度运行的激励约束机制与信息沟通机制,形成完整有效的现代学校制度运行机制,实现现代学校制度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现代学校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 制度变迁 变迁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71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9
- (一) 问提的提出10-11
- (二) 研究现状综述11-17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17-19
- 一、现代学校制度变迁概述: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19-29
- (一) 制度、学校制度及相关概念的界定19-22
- 1. 制度与学校制度19-21
- 2. 制度变迁与现代学校制度变迁21-22
- (二) 现代学校制度的含义和功能22-29
- 1. 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解读22-24
- 2. 现代学校制度的类型解析24-26
- 3. 现代学校制度的功能界说26-29
- 二、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机制分析29-39
- (一) 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29-32
- (二) 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的主体构成32-34
- (三) 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的方式34-36
- (四) 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36-39
- 三、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的历程及问题分析39-51
- (一) 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的历程透视39-43
- 1. 现代学校制度的孕育与起步阶段39-41
- 2. 现代学校制度的实践与探索阶段41-42
- 3. 现代学校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阶段42-43
- (二) 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的特征分析43-46
- 1. 变迁过程具有渐进性43-44
- 2. 变迁路径以诱致性变迁为主44-45
- 3. 变迁目标具有动态性45-46
- 4. 变革方式增量革命与边际创新相结合46
- (三) 现代学校制度变迁机制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6-51
- 1. 现代学校制度变迁中的制度缺失46-48
- 2. 现代学校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束缚48-50
- 3. 现代学校制度变迁方式的局限50-51
- 四、构建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机制的对策思考51-61
- (一) 创建现代学校制度变迁良好的制度环境51-54
- 1. 完善与现代学校制度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51-52
- 2. 整合政府教育职能,建立新型的政、校关系模式52-53
- 3. 营造有利于现代制度变迁的文化意识形态53-54
- (二) 培养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的创新主体54-57
- 1. 发挥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主导作用55-56
- 2. 建立制度创新机制,培育教育主体创新精神56-57
- (三) 选择与实施合理的现代学校制度变迁路径57-58
- 1. 跳出路径依赖,选择恰当的制度变迁路径57
- 2. 建立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有效结合的变迁模式57-58
- (四) 建立切实有效的现代学校制度运行机制58-61
- 1. 建立制度运行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58-59
- 2. 健全制度运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机制59-60
- 3. 建立制度运行的学习与协调机制60-61
- 结语61-63
- 参考文献63-68
- 后记6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薛莎;城市学校作息制度对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唐小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侃;建国以来我国大学制度变迁因素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郑义;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缺陷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思;论现代学校制度的价值取向[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3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63362.html